针对陈大姐的肿胀瘀青,秋雁加入外治法:“用刘寄奴30g、紫草15g、樟脑5g打粉,加米醋调成糊状,敷在肿痛处,药糊的清凉感能‘拔’出瘀血,就像给膝盖贴了张‘冰镇创可贴’。”她晃了晃手机,展示自己调制的药糊:“记得敷前先抹点万花油,敷两小时就揭,别学上次那骑友敷成‘紫脸包公’。”
当秋雁在诊室熬煮刘寄奴汤时,内空间的浙江药区正发生奇妙变化:新移栽的刘寄奴根茎分泌出淡红黏液,在灵土表面形成网状“散瘀膜”,叶片的腺点自动对应人体肝经走向,柳叶状结构化作无数小吸管,将空气中的瘀血之气缓缓吸入转化。梁大宽神识扫过,发现每节根茎的横切面都清晰映出血管纹路——这正是“药材归经”的具象化。
陈大姐喝下药汤半小时后,膝盖的胀痛感竟像被溪水冲淡:“没那么闷疼了,好像膝盖上的紫茄子慢慢变蔫了,敢试着弯一点了。”秋雁趁机行针,取血海、三阴交、阿是穴:“血海是‘血液水库’,三阴交‘健脾养血’,阿是穴直攻病处,三根银针就像给瘀血处装了三个‘引流泵’。”银针刚刺入,陈大姐便觉一股热流从脚踝涌向膝盖,原本紫暗的瘀斑竟泛起淡红。
“外用药糊敷上了,凉丝丝的,像抹了薄荷牙膏。”陈大姐揭开纱布,只见敷药处皮肤泛红,瘀青边缘竟开始泛黄:“肿胀消了一圈,是不是瘀血在化?”秋雁笑着点头:“这是药性在‘搬’膝盖里的‘瘀血块’呢!就像您擦地时用铲子铲淤泥,把堵路的坏东西都清掉。”
三日后视频复诊,陈大姐的舌苔瘀斑已减,脉涩感变弱:“昨晚能侧着睡了,早上起来膝盖不僵了,能蹲下去擦地板了!”梁大宽举起内空间的刘寄奴对比市售品:“真刘寄奴‘茎叶密生腺点,根茎紫褐多节’,嚼起来微苦带涩;假的茎叶光滑,根茎色浅无节,嚼着像干稻草,根本没法‘吸瘀血’。”
人参精的须子卷着伪品在镜头前晃荡:“你看它软塌塌的,真正的刘寄奴像把‘瘀血手术刀’,硬挺挺的才能切开黏连!”针对仍有的乏力、瘀斑未净,梁大宽调整方案:“内服方加黄芪20g、鸡血藤15g补气通络,《本草汇言》说‘血瘀必兼气虚’,现在要帮您把血管的‘动力’补上;外治法减樟脑,加乳香、没药各5g——这俩是‘止痛双胞胎’,让瘀散的同时筋骨更舒服。”
秋雁同步演示穴位按摩:“每天按揉血海穴,这是‘活血开关’,酸胀痛的时候多按会儿,就像给血液‘加催化剂’。再拍拍膝盖周围,从大腿根往下拍,帮助清理残留的‘瘀沙’,就像给血管洗沙子。”
第五天,当梁大宽将五十株野生刘寄奴移入内空间核心区时,浙江药区的水行脉突然爆发出紫红光瀑——每节根茎的“紫血痂”都化作小吸管,柳叶状叶片的腺点形成“瘀”字光链,与人参精须子的水行之气编织成网。人参精兴奋地在刘寄奴枝头蹦跳,五缕须子分别触碰根、茎、叶:“小友小友!它的根是‘瘀血仓库’,茎是‘通脉管道’,叶是‘散瘀雷达’,全身都是治跌打损伤的好宝贝!”
一周后陈大姐来诊,膝盖瘀青基本消退,能正常屈伸了:“梁大夫,您看紫茄子变成红苹果了,走路也不瘸了!”梁大宽递过一个锦囊:“里面是刘寄奴切片和丹参,每天煮水当茶喝,刘寄奴‘化旧血’,丹参‘生新血’,就像给血管雇了个‘全天候清洁工’。”秋雁取出内空间晾晒的刘寄奴饮片:“炖排骨汤时放两根,汤鲜肉嫩还能防瘀血,尤其适合你们常骑车的,磕着碰着喝这个最护筋骨。”
针对陈大姐长期劳作、容易扭伤,梁大宽教他艾灸血海、膈俞穴:“这两个穴位是身体的‘瘀血回收站’,艾灸时想象红色的阳光照进膝盖,把残留的瘀斑都晒化。”陈大姐点燃艾条,艾烟混着刘寄奴香在诊室飘散:“你们的药就像会认伤似的,哪儿有瘀血就往哪儿钻,比贴膏药还灵!”
秋雁在病案备注里画了幅漫画:瘀青的膝盖像个紫气球,刘寄奴化作拿吸管的小精灵,正“滋滋”吸走瘀血,旁边配文:“跌打肿痛别硬扛,刘寄奴是‘瘀血吸尘器’,用茎叶吸管吸走坏血,再派黄芪当‘造血机’,让新血在血管里撒欢跑。记住受伤后24小时别热敷,先找我们!”
月底整理药材时,梁大宽发现内空间的浙江药区与陇右、藏、滇药区形成了“水生木”的完美循环:刘寄奴的紫红散瘀之气滋养羌活的祛风之力,红景天的活血之气反哺刘寄奴的生新之功,四大药区的药性波动在内空间地图上勾勒出清晰的“散瘀路线”。人参精突然趴在地图上,须子剧烈震颤指向中原腹地:“小友小友!河南方向有‘解毒散结之气’在翻涌!那里的田边沟旁长着‘白花蛇舌草’,茎叶像蛇信,专克热毒痈肿,就像给炎症处‘泼冰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参仙医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参仙医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