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李大姐的咽喉肿痛、痰中带血,秋雁加入外治法:“用川黄连3g、青黛2g、冰片0.5g研成细粉,每次取少许吹喉,这是‘冰硼散’的底子,能直接给咽喉‘贴冰贴’。”她晃了晃手机,展示自制的泻火茶包:“再用川黄连2g、麦冬5g、胖大海3枚煮水,代茶频饮,黄连灭胃火,麦冬润肺阴,胖大海开音喉,就像给嗓子装了台‘空调加湿器’。”
当秋雁在诊室蒸制川黄连蜜丸时,内空间的西南药区正发生奇妙变化:新移栽的川黄连根茎分泌出金黄色黏液,在灵土表面形成网状“灭火膜”,叶片的锯齿结构化作无数小水龙头,将空气中的燥热之气缓缓吸入转化。梁大宽神识扫过,发现每株川黄连的根茎都清晰映出胃肠轮廓——这正是“苦寒归经”的具象化。
李大姐喝下药汤二十分钟后,胃脘的灼热感竟像被泼了盆冷水:“嗓子没那么疼了,胃里的火好像往下退了退,嘴里的苦味反倒觉得清凉。”秋雁趁机行针,取合谷、内庭、鱼际穴:“合谷是‘面口合谷收’,内庭是胃经荥穴,专泻胃火;鱼际清肺热,三根银针就像给邪火开了三个‘泄洪闸’。”银针刚刺入,李大姐便觉一股凉气从手背涌向腹部,原本通红的咽喉黏膜竟退了几分红。
“吹了药粉,嗓子凉丝丝的,痰里的血丝也少了。”李大姐对着镜子观察,只见咽喉红肿减轻,“喝了泻火茶,小便变清亮了,是不是火从下面排出去了?”秋雁笑着点头:“这是药性在‘引火下行’呢!就像您教学生排队放学,把乱哄哄的‘火学生’都领到该去的地方。”
三日后视频复诊,李大姐的舌苔黄腻转薄黄,脉滑数变和缓:“昨晚能睡安稳觉了,早上起来嗓子不疼了,胃里也不烧了,吃了碗素面都没觉得刺激!”梁大宽举起内空间的川黄连与市售伪品对比:“真川黄连‘鸡爪连,过桥短,断面金黄菊花心’,嚼起来极苦回甘,有股穿透力;假的根茎细弱无过桥,嚼着像草根,根本没法‘灭实火’。”
人参精的须子卷着伪品在镜头前晃荡:“你看它软趴趴的,真正的川黄连像根‘泻火钢钎’,硬邦邦的才能捅开堵着的湿热!”针对仍有的晨起口干、大便黏滞,梁大宽调整方案:“内服方加生地15g、玄参12g滋阴润燥,《医学启源》说‘黄连与生地,一泻一补’,现在要帮您把烧干的津液‘灌’回去;外治法加刺络拔罐大椎穴——这是‘清热总开关’,让残留的邪火跟着淤血一起排出来。”
秋雁同步演示穴位按摩:“每天按揉内庭穴,这是‘胃火灭火器’,酸胀的时候多按会儿,就像给胃肠‘踩刹车’。再搓搓脚心的涌泉穴,引火下行,就像给身体接了根‘地线’。”
第五天,当梁大宽将二十株川黄连移入内空间核心区时,西南药区的火行脉突然爆发出金黄色光瀑——每株川黄连的根茎都化作小灭火器,叶片的锯齿形成“火”字光链,与人参精须子的火行之气编织成网。人参精兴奋地在黄连枝头蹦跳,五缕须子分别触碰根、叶、须:“小友小友!它的根是‘火之敌’,叶是‘热之盾’,须是‘湿之捕’,全身都是清三焦实热的好宝贝!”
一周后李大姐来诊,咽喉肿痛基本消失,胃脘灼热感完全消退:“梁大夫,您看这舌苔都变薄了,说话课上连讲两小时都不疼了,火锅都戒了!”梁大宽递过一个锦囊:“里面是川黄连须和麦冬片,每天煮水当茶喝,川黄连须‘通络泻火’,麦冬‘润肺生津’,就像给身体雇了个‘全天候消防员’。”秋雁取出内空间晾晒的川黄连饮片:“炖老鸭汤时放1g,汤鲜味美还能清虚热,尤其适合您这种阴虚火旺体质,比喝凉茶更养人。”
针对李大姐职业用嗓、易复发的特点,梁大宽教她含服参麦含片:“党参补气,麦冬滋阴,五味子敛津,含在嘴里就像给嗓子做‘保湿面膜’。平时用淡盐水漱口,就像给咽喉‘打扫卫生’,减少邪火‘藏身地’。”李大姐含了一片,笑道:“你们的药就像长了眼睛似的,哪儿热就往哪儿钻,比打点滴还快!”
秋雁在病案备注里画了幅漫画:冒火的人形像个喷火龙,川黄连化作拿水枪的消防员,正“滋滋”喷水灭火,旁边配文:“咽喉冒火别慌神,川黄连是‘灭火小队长’,用根茎堵胃火,叶片喷凉雾,再派麦冬当‘后勤兵’,让胃肠在溪水里‘降降温’。记住别吃辣喝烫,先找我们!”
月底整理药材时,梁大宽发现内空间的西南药区与广东、云南、江苏药区形成了“火生土”的奇妙循环:川黄连的金黄色泻火之气滋养广东陈皮的化痰之力,云南龙胆草的泻肝之火反哺黄连的燥湿之功,四大药区的药性波动在内空间地图上勾勒出清晰的“泻火路线”。人参精突然趴在地图上,须子剧烈震颤指向东南江苏:“小友小友!长江边上有‘降气旋风’在打转!那里的旋覆花正从芦苇荡里探金盏,花瓣像小太阳,花蕊如金丝绒,专降上逆的痰气,就像给胃肠‘安排气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参仙医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参仙医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