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宽顺着须子指的方向采,不一会儿竹篮就满了。回到赵老汉家,院子里晒着几串干水苏,深绿色的叶子卷着,紫花串也干成了深紫色。赵老汉进屋拿出个布袋子,把晒干的水苏装进去:“这是我去年晒的,用酒炒过,温胃的劲更足,你拿着,路上要是遇到胃寒的人,能用上。这水苏除了治胃寒,还能治咳嗽痰多,尤其是白痰多的那种,煮水加陈皮,喝两天就好——陈皮是‘化痰小能手’,跟水苏搭伙,化痰的劲也翻倍!”
梁大宽接过布袋子,指尖捏着株鲜水苏,意识一动,鲜水苏立刻化作一缕淡紫色的流光,顺着指尖钻进百会穴。内空间里,北侧的田埂地块瞬间被淡紫色光域覆盖,像给田埂铺了层薄紫纱。这光域带着田埂的暖劲,没有一点杂气,刚一落地,旁边生姜的姜黄色光域就凑了过来,淡紫色光气和姜黄色光气缠在一起,生出股“温胃散寒”的暖劲,顺着田埂地块往下淌,路过白术的乳白色光域时,白术的光域竟亮了几分——白术本就善健脾,此刻得了水苏的“温胃”劲,健脾的效果更足了。
“太好了!”人参精的声音在意识里响起来,“生姜是暖胃的‘老大哥’,水苏是温胃的‘小老弟’,俩搭着用,治胃寒的劲能翻倍!你看这光气,多顺,没有冲突,还能互相帮衬,以后再遇到胃寒的病人,就有‘双保险’了!”
内空间里,淡紫色的水苏光域顺着田埂地块铺了半里地,与生姜、白术的光域交织,连之前石龙芮的黄绿色光域都显得不那么凉了——石龙芮偏凉,水苏偏暖,一凉一暖倒让空间里的药气更平衡了。梁大宽正看着内空间的变化,手机突然响了,是秋雁。
屏幕里,秋雁站在参仙古医堂的诊桌前,身后坐着个穿着碎花棉袄的中年女人。女人双手捂着胃脘,眉头皱得紧紧的,脸色发白,嘴唇也没血色,手里攥着个热水袋,时不时往胃脘上贴,声音里带着点疼:“秋雁大夫,我这胃啊,疼了快半个月了,尤其是吃了凉的,疼得更厉害,还吐清水,嘴里也淡得很,不想吃饭,晚上也睡不好,一着凉就咳嗽,痰多,白乎乎的,跟吐泡沫似的,去村里诊所看了,开了点药,吃了也不管用,您给看看吧!”
“师父!这是王桂兰,42岁,是个菜农,常年在菜市场卖菜,不管冬天夏天,都得早起去批发市场拉菜,经常吃凉馒头、喝冰水,有时候忙得忘了吃饭。”秋雁的声音带着点急,手里攥着病历本,笔尖还停在纸上,“王大姐说这胃疼有快半个月了,刚开始只是隐隐疼,后来吃了次冰西瓜,就疼得打滚,还吐清水,痰多白稀。我看她舌苔白腻,脉沉迟,像是‘胃寒痞满’,但不确定要不要加化痰的药,怕开错了,您给看看。”
梁大宽让秋雁把镜头转近,王桂兰慢慢抬起手,露出舌头——舌面的苔厚厚的,白腻得像涂了层凉猪油,舌尖也泛着白,一看就是胃寒堵在身体里的象。她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点慌:“梁大夫,我这是不是得了重病啊?胃天天疼,饭也吃不下,再这样下去,我都没法卖菜了。”
“王大姐别急,这是‘胃寒痞满’,不是啥绝症,咱能治!”人参精的须子突然凑到镜头前,绒毛蹭得屏幕发花,声音却很笃定,“你看你这舌头,苔白腻得像刚吃了凉猪油没擦嘴,脉沉迟,是胃寒堵在身体里了!就像家里的水沟,冬天冻住了,水都流不动——你常年吃凉馒头、喝冰水,那冰水就是给胃里‘浇凉水’,凉馒头就是给‘水沟’扔冰疙瘩,时间长了,胃就冻住了;还早起拉菜,风一吹,寒气更重,胃里的‘冰疙瘩’越积越多,就开始疼了;胃寒了,水湿也排不出去,就变成白痰,吐不完;胃里凉,不想吃饭,这都是‘胃寒痞满’的象,跟你吃凉的、受风寒脱不了干系!”
王桂兰听得连连点头,额头上渗出点冷汗:“梁大夫,您说得对!我为了省时间,经常吃凉的,冬天拉菜也没戴帽子,风往脖子里灌,没想到把胃吃坏了。那现在咋办啊?还能好吗?”
喜欢参仙医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参仙医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