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偏殿,熏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那几乎凝成实质的紧张与博弈的气息。
这里不再是公开朝会的场所,而是双方使者进行具体条款磋商的谈判之地。
蜀汉一方,以邓芝为首,辅以两名精干副使;
东吴一方,则以老成持重的重臣顾雍为主谈,张昭、诸葛瑾等人旁听,全琮等武将虽未被允许直接参与谈判,却也在殿外密切关注,施加无形压力。
谈判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拉锯战。
每一个条款,每一个字眼,都牵扯着巨大的利益和尊严。
“顾公,夷陵之归属,乃和议之基,无需再议。”
邓芝开门见山,语气平和却斩钉截铁,“此地乃我大汉将士血战所得,无数忠魂埋骨于此,岂有得而复弃之理?我主有言:夷陵在,则和议可谈;夷陵不在,则战端再启,不死不休!”
顾雍花白的眉毛微微抖动,缓缓道:“邓尚书,话非如此说。夷陵本属荆州,荆州乃吴侯基业所在。前番之事,各有对错,暂且不提。”
“然今日既言和议,自当互示诚意。陛下之意,夷陵战略地位关键,关乎江陵安危,若长久由贵国占据,我江东如鲠在喉,寝食难安。这和议,又如何能长久?”
他抛出东吴的方案:“陛下仁德,不愿再起刀兵。不若这般:夷陵暂由贵国代管,然需明确其主权仍属我东吴。或,贵国可开个价码,我东吴愿以金帛粮秣,赎回夷陵。”
“如此,贵国既得实利,全了面子,我江东亦去了心腹之患,两家和好,岂不美哉?”
“赎买?”邓芝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顾公是在说笑吗?我大汉将士的鲜血,是能用金帛衡量的吗?夷陵乃是我军用命拼杀来的疆土,非是市井商贾可以交易的货物!”
“主权?更是无稽之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夷陵自古便是汉土!何来‘主权属吴’之说?”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目光锐利如刀,扫过东吴众臣:“若要谈夷陵归属,很简单!战场之上,刀兵相见!吴侯若有本事,尽可再发大军,看看能否从赵子龙手中夺回此城!我大汉,必奉陪到底!”
这番话,强硬到了极点,毫不留情地撕破了东吴试图在法理和面子上挽回损失的幻想!
直接将问题拉回了最原始的丛林法则——谁打下来的,就是谁的!
想要?来抢!
殿内东吴众臣脸色顿时变得极其难看。
张昭气得胡子直翘,诸葛瑾面露苦笑,顾雍也是眉头紧锁。他们没想到邓芝如此强硬,寸土不让。
殿外隐约传来全琮压抑不住的怒哼声。
第一个回合碰了钉子,顾雍暂缓一口气,转入下一议题:“既如此…夷陵之事,容后再议。那战俘交换,总无异议吧?此次交战,双方互有俘获,理应全部释放,以示和好诚意。”
“战俘自然要放。”邓芝点头,但随即话锋一转,“然,如何放?何时放?却需斟酌。”
“我大汉仁德,待俘虏一向宽厚。然贵方俘虏中,多有伤兵病员,需我方医治调养,耗费颇巨。且,人数、名册也需时间一一核对清楚,以免错漏。”
“依我之见,不若待和议正式签署、边境互市开通之后,再行详细交接,更为稳妥。”
邓芝这话,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藏机锋。
拖延释放战俘,等于手握一批人质,可以继续对东吴施加压力,确保其在其他条款上不敢轻易反悔。
同时,“耗费颇巨”云云,也是为后续可能的讨价还价埋下伏笔。
顾雍何等老练,立刻听出弦外之音,沉声道:“战俘交换,乃彰显仁德、取信于民之举,岂可拖延?应即刻进行!至于耗费,我东吴可承担部分…”
“顾公此言差矣。”邓芝打断他,“并非拖延,乃是为求万全。若仓促交换,出了纰漏,反伤和气。还是按部就班为好。至于费用…呵呵,贵方若诚心,届时再议不迟。”
轻轻巧巧,又将皮球踢了回去。
“罢了,战俘之事,便依邓尚书,细则容后再定。”顾雍忍住不快,进入下一个相对容易的议题。
“重启边境互市,互通有无,于两国百姓皆有裨益,此事当无争议吧?陛下之意,可在夷陵、江陵等地设立市舶,由官府监督,公平交易。”
“此乃利民之策,我朝赞同。”邓芝表示同意,但随即补充。
“然,互市之细则,亦需明确。诸如交易品类、税赋比例、纠纷仲裁、货币兑换等,皆需详细章程,以免日后滋生事端。尤其…需严防战略物资流入曹魏之地。”
他最后一句,意味深长地看了顾雍一眼。
互市是好事,但蜀汉必须掌握主导权,防止东吴通过贸易获取蜀中的战略资源,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获取江东的物资。
这又是一番暗中的较量。
最后,也是最敏感的一条——“共抗曹魏”。
顾雍代表孙权,提出了极其谨慎的方案:“曹魏乃国贼,天下共知。然,‘共抗’之说,过于招摇,易引火烧身。不若这般:你我双方心照不宣即可。若曹魏攻汉,我东吴必在淮南有所动作,使其不能全力西顾;若曹魏攻吴,亦望贵国能在陇右或襄樊方向予以牵制。然此等默契,不必形诸文字,以免授人以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