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南郊,原本一片相对荒僻的河湾地,如今却立起了高高的栅栏。
内部一座座新建的工棚拔地而起,终日里人声鼎沸,炉火不熄。
叮叮当当的金铁敲击声与流水冲击轮轴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煤炭、铁水与汗水混合的独特气味。
这里,便是初具雏形的“蜀汉将作院”。
栅栏门口,一块新刨光的木牌上,是诸葛亮亲笔题写的院名,笔力遒劲,透着一股寄予厚望的庄重。
院内,与外面的喧嚣不同,最大的一间工棚里,此刻却异常安静。
数十名从各地招募来的、脸上刻满风霜与技艺痕迹的老匠人,以及一些眼神灵动的年轻学徒,正围成一圈,聚精会神地看着中央那个身穿卫将军常服、却挽着袖子的年轻人——陈到。
陈到的手中,不是刀剑,也不是兵书,而是一根炭笔和几张巨大的、糊在木板上的粗糙纸张。
纸上画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图案,线条虽然算不上精美,却结构清晰,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尺寸和数据。
“诸位老师傅请看,”陈到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
“此乃‘高炉’构想图。与我们如今使用的坩埚炉、块炼炉不同,此炉极高,内衬耐火砖,可连续投料,不间断冶炼。其关键在于这热风的鼓入……”
他指向图纸上一处复杂的管道和囊腔结构:“吾称之为‘水力鼓风机’。借助院外那处水流湍急的河湾,建造水轮,带动此机,可将风持续、猛烈地鼓入炉中,使炉温远超以往!若能成,出铁之量、之质,皆可倍增!”
匠人们一片寂静,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怀疑与不可思议。
他们都是摆弄了半辈子炉火的老手,从未听说过这种东西。
一个头发花白、手指粗壮的老匠头忍不住嘟囔:“将军,这……这能行吗?靠水吹风?还要把炉子砌那么高?这得费多少功夫?万一塌了……”
陈到并不气恼,他知道超越时代的观念必然受到质疑。
他微微一笑:“王师傅问得好。能否可行,空口无凭。吾已请示丞相,拨付钱粮材料。我们不妨就先依此图,建一座小号的试试?即便不成,也权当积累经验。若成……”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提高了几分,“诸位可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军将士能穿上更坚固的铠甲,拿起更锋利的刀剑!意味着我蜀汉国力,将因此而强!”
他又抽出另外几张图纸:“还有这些,诸位请看。这是弩机望山的标准尺寸图,要求所有工匠打造此物,误差不得超过一根头发丝粗细。”
“这是环首刀的刀胚锻打流程分解,需经历折叠锻打多少次,淬火温度几何,皆有定数……还有这些,是各种攻城器械、守城器具的通用零件,譬如榫卯、销钉、轮轴,皆需按此统一规格制作……”
他阐述着“标准化”的概念:“如此,战时器械损坏,便可迅速更换零件,而非整体废弃。工匠制作,亦因专精一物而速度更快,质量更稳!”
匠人们再次哗然,这次不再是单纯的怀疑,而是掺杂了巨大的困惑和一丝……被颠覆认知的震动。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靠手艺和经验吃饭,讲究的是独门绝活,现在这位年轻的将军,却告诉他们要像搭积木一样做东西?
“将军,这……这岂不是把我们匠人的手艺都框死了?”
“是啊,每个人手法不同,打出来的东西才有灵性啊!”
“统一规格?这怎么可能完全一样?”
质疑声四起。
陈到耐心地听着,等声音稍歇,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
“灵性,当用于创造更精妙的设计,而非耗费在无谓的差异上!
诸位老师傅,你们希望看到的是我军将士因为刀剑崩口、弩机失灵而血洒沙场,还是希望看到他们凭借着我们打造的、坚实可靠的利器,所向披靡,保家卫国?”
他拿起一个刚刚由将作监按新标准制作出来的弩机零件,与一个旧式零件放在一起对比:
“看看!旧件装弩,需工匠反复修锉调整,耗时费力。而新件,只要按图制作达标,任何一人拿来即用,严丝合缝!
这便是标准化的力量!这不是扼杀手艺,这是将诸位精湛的手艺,凝聚成我蜀汉强军的基石!”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每一位匠人:“在这里,没有敝帚自珍!所有成功的技术、改进的工艺,都将被记录、推广!
所有做出贡献的工匠,其名将记录在册,获得重赏,其家眷将得到优抚!
诸位之功,将随我大汉旌旗,名扬天下!”
重赏之下,更有超越金钱的荣誉感与参与感!
匠人们的眼神渐渐变了,从怀疑、困惑,转变为思考、探究,乃至……一丝狂热!
尤其是那些年轻学徒,他们眼睛放光,紧紧盯着那些图纸,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