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棠稍感宽慰,却又迫切地想见到妹妹:“不知我能否...”
“我正是来接姑娘的。”宋青书会意,“马车已在巷外等候,只是需小心行事。”
沈云棠简单收拾了随身物品,尤其是那个关系重大的小木匣,小心翼翼地藏在怀中,随宋青书下楼。
雨后的巷陌泥泞难行,宋青书细心地在前面引路,不时回头提醒她注意脚下。这般体贴,让久已无人关心的沈云棠心头微暖。
巷口果然停着一辆不起眼的青帷马车。上车前,沈云棠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间栖身数月的破败茶肆,心中五味杂陈。
马车穿过湿漉漉的街道,辗转行至城南一处清静的院落前。院门朴素,内里却别有洞天,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显然不是普通宅邸。
“这是家母陪嫁的别院,平日少有人来,最为安全。”宋青书解释道,引着她穿过回廊,来到一处僻静的小院。
还未进门,就听见院内传来芍药的声音:“这菊花真好看,姐姐最喜欢菊花了。”
沈云棠心头一热,快步走进院中,只见芍药正站在一盆墨菊前,比前些日子丰腴了些,气色也好了许多。
“芍药!”她轻声唤道。
芍药闻声回头,先是一愣,随即眼中涌出泪来:“姐姐!”
姐妹二人相拥而泣,久久不愿分开。一旁的宋青书默默退开,留给她们独处的空间。
“姐姐,你怎么才来?”芍药抽噎着,“我好想你。”
沈云棠轻抚妹妹的脸颊:“是姐姐不好。你这些日子可好?身子如何?”
“宋公子安排得很周到。”芍药抹着眼泪,“有张嬷嬷照顾我,还有医女定期来诊脉。你看,我都胖了。”
沈云棠仔细端详妹妹,见她确实比之前圆润了些,腹部的隆起也更加明显,但神色间少了往日的惊惶,多了几分安详。
“孩子可还乖?”她轻声问。
芍药脸上浮现出母性的柔光:“近日动得厉害,想必是个活泼的。”
姐妹二人携手进屋,室内陈设雅致,暖炉驱散了秋日的寒凉,桌上还放着未做完的小儿衣裳。
沈云棠见妹妹得到如此妥善的照料,心中对宋青书感激不已。
“姐姐,宋公子说,他会保护我们。”芍药低声道,“他说他与贾世清素有旧怨,此番相助,也是为对付贾家。”
沈云棠蹙眉:“旧怨?”
芍药点头:“具体我也不清楚,只隐约听说宋公子的表妹曾入贾府为妾,不堪受辱,自尽了。”
沈云棠心中一震。原来如此,难怪宋青书对贾府如此了解,且愿意冒险相助。
傍晚时分,宋青书前来探望,带来一个消息。
“贾世清已知晓二位姑娘失踪与在下有关。”他神色平静,“今日他已派人到府上质问,被家父挡了回去。”
沈云棠忧心忡忡:“如此一来,岂不给府上惹来麻烦?”
宋青书摇头:“家父在朝中虽无实权,却也是三朝老臣,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贾府尚不敢明目张胆地动宋家。只是...”他顿了顿,“他们定会暗中追查,故此地也不宜久留。”
“那我们该当如何?”芍药紧张地问。
“三日后,有一支商队前往江南。”宋青书道,“领队是家父故交,可靠得很。二位姑娘可随商队南下,先在苏州安顿。那里有宋家族亲,可保无虞。”
南下?沈云棠心中犹豫。江南虽好,却是陌生之地,她们姐妹举目无亲,如何安身?
宋青书似看出她的疑虑,又道:“家父在苏州有一处别业,常年空置,二位姑娘可暂居那里。待此间风波平息,再作打算。”
芍药看向姐姐,眼中既有期待,也有不安。
沈云棠沉吟片刻:“容我考虑一晚,明日答复公子,可好?”
宋青书点头:“自然。姑娘慢慢思量,无论作何决定,宋某定当尽力相助。”
入夜,沈云棠与芍药同榻而眠。秋月透过窗纱,在室内洒下柔和的光辉。
“姐姐,我们要走吗?”芍药轻声问。
沈云棠望着帐顶,心中千回百转。南下固然安全,但也意味着彻底放弃为沈家昭雪的希望。而留在金陵,虽有宋家庇护,却终究是在贾世清眼皮底下,危机四伏。
她忽然想起怀中的小木匣。那些密信和账册,或许就是为沈家翻案的关键。
“芍药,”她轻声道,“若有机会为爹娘洗刷冤屈,你愿意冒险吗?”
芍药怔了怔:“姐姐的意思是...”
沈云棠起身,取出那个小木匣,将其中秘密告知妹妹。
芍药听后,震惊不已:“这...这些东西若是真的,足以让贾府满门抄斩!”
“正是。”沈云棠压低声音,“但需交给可靠之人,方能发挥作用。”
姐妹二人低声商议至深夜,最终决定暂不南下,而是留在金陵,伺机而动。
次日清晨,沈云棠将决定告知宋青书。他听后沉吟良久,方道:“姑娘勇气可嘉,但此事凶险万分,需从长计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