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书欣赏地看了云裳一眼:“云裳妹妹猜得不错。我听说,贾世清近日与九王爷走得很近。”
沈渊面色一沉:“九王爷?他不是一向不理朝政,只爱吟诗作画吗?”
“表面如此罢了。”宋青书压低声音,“皇上近来龙体欠安,又未立太子,几位王爷都暗中动作。九王爷虽表现得与世无争,但他手握京畿卫戍兵权,岂是真正不同政事之人?”
书房内一时寂静。沈渊终于明白,他的案子之所以能够翻案,并非只是因为宋青书等人搜集的证据有力,更是因为朝中势力重新洗牌,有人需要借他的案子打击对手。
“所以,我不过是一枚棋子?”沈渊苦笑,眼中闪过一抹痛色。
宋青书连忙道:“世伯切莫如此想。您的案子能够平反,根本原因还是冤情属实。只是朝中局势变幻,各方势力博弈,才使得翻案时机成熟。”
云裳轻声道:“父亲,既已看清局势,我们更应谨慎行事。如今沈家虽得清白,但处境实则更加微妙。各方都在观望,看我们下一步会倒向哪边。”
沈渊长叹一声,疲惫地闭上眼睛。为官二十余载,他何尝不知如今沈家正处在风口浪尖?只是经历了半年的牢狱之灾,他已看清了太多虚伪与背叛,对朝堂争斗心生厌倦。
送走宋青书后,沈渊独自在书房沉思。云裳则回到自己的院落,却发现妹妹云柔正在等她。
十七岁的云柔与姐姐性格迥异,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即使在父亲入狱的艰难日子里,云裳也将她保护得很好,不让她直面那些残酷的现实。
“姐姐,我听说宋公子来了?”云柔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彩,“他是不是又来向父亲提亲的?”
云裳勉强笑了笑:“别胡说,宋公子是为正事而来。”
云柔撅起嘴:“姐姐总是这样,明明宋公子对你有意,这半年来他为父亲的事奔走,不也都是为了你吗?为何你总是避而不谈?”
云裳没有回答,只是走到窗前,望着院中几株在寒风中摇曳的菊花。她何尝不知宋青书的心意?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是宋青书给了她支持和希望。但正因如此,她更不能在沈家前景未明之时,轻易许下承诺。她不愿让人以为,宋青书为沈家奔走是别有用心,更不愿沈家的困境成为她婚姻的背景。
“姐姐,”云柔走到她身边,轻声说,“你知道吗,昨天王侍郎家的千金派人送来请柬,邀我参加下月初的诗会。这半年来,王家从未来往,如今倒想起我来了。”
云裳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你回绝了吧,就说父亲刚回家,需我们姐妹在身边照料。”
云柔点点头,又小声道:“还有件事...今天上午,我在锦绣阁遇见了贾世清贾公子。”
云裳猛然转身:“他跟你说话了?”
“他远远地行了个礼,没说什么。”云柔有些困惑,“只是我觉得奇怪,他如今已是朝廷命官,为何对我这般客气?”
云裳心中警铃大作。贾世清与沈家本是世交,两人自幼相识,甚至曾有过口头婚约。但沈家落难后,贾家立刻疏远,贾世清更是迅速与吏部尚书的千金定亲,唯恐被沈家牵连。如今沈家刚有起色,他又开始接近,这其中必有蹊跷。
第二天一早,云裳便亲身感受到了这世态的炎凉。
她本要去银楼取一件先前定制的首饰,刚出门不久,马车就被堵在了街口。丫鬟翠儿下车查看后回报:“小姐,是前面李尚书家的车驾,他们的马车坏了,堵住了路。”
云裳微微蹙眉。李家与沈家素有往来,李尚书之子李茂更是沈渊的门生。但在沈渊入狱后,李尚书却是第一个上疏弹劾的。
“我们绕路吧。”云裳不愿与李家的人碰面。
然而已经迟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车外响起:“车内可是沈家小姐?”
云裳无奈,只得掀开车帘一角,见李茂正站在车外,满脸堆笑。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却已学会了他父亲那套见风使舵的本事。
“李公子有事?”云裳语气冷淡。
李茂仿佛完全忘记了半年来两家之间的龃龉,热情道:“真是巧遇!家母前日还提起,说多时不见沈伯父和两位小姐,欲过府拜访。正巧下月初三家母做寿,特命我亲自送请帖至府上,既然在此遇见小姐,不如...”
“李尚书夫人做寿,沈家不敢高攀。”云裳直接打断他,“家父身体未愈,需静养,我们姐妹也需在旁照料,恐怕无法前去祝寿,还请李公子见谅。”
李茂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但很快又恢复如常:“理解,理解。那改日我再登门拜访沈伯父。”
云裳微微颔首,吩咐车夫调转方向。放下车帘的刹那,她看见李茂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转为一种复杂的表情,既有恼怒,又有担忧。
“小姐,您这样直接回绝,会不会得罪李尚书?”翠儿小声问。
云裳冷笑:“沈家落难时,他们可曾想过会得罪我们?如今见父亲官复原职,又得了太后青眼,便想来重修旧好。这般趋炎附势之辈,何必给他们留情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