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仲谋不耐烦地推开她:“妇人之见!不冒险,哪来的富贵?沈家就是太保守,才会落到今天这地步!”
“可咱们还有孩子啊!”王氏抱着三岁的儿子,“你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们娘俩怎么活?”
沈仲谋看着熟睡中的儿子,语气软了下来:“放心吧,我沈仲谋什么风浪没见过?这趟若是成功,不但能还清债务,还能重振沈家家业。你在家好好照顾孩子,等我回来。”
王氏知道劝不住丈夫,只得默默流泪,开始为他收拾行装。
沈叔谨的房中,灯火通明。他伏案苦读,面前堆满了经史子集。妹妹沈莲心悄悄推门进来,端着一碗热汤。
“三哥,喝点汤吧,你已经读了一天一夜了。”
沈叔谨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莲心,你说,我这般苦读,真的有用吗?即便中了举,沈家就能得救吗?”
沈莲心将汤放在桌上,轻声道:“三哥,你是沈家最后的希望了。大哥二哥走的都是险路,唯有你,若能取得功名,才是正途。”
沈叔谨苦笑道:“正途?这世道,正途何其艰难。我听说主考官是父亲的政敌赵大人,他怎会让我中举?”
“那也要试一试啊,”沈莲心坚定地说,“三哥才华横溢,乡里皆知,他赵大人总不能明目张胆地打压吧?”
沈叔谨叹了口气,重新拿起书本:“你说得对,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次日清晨,沈家大门缓缓开启。
沈伯远背着简单的行囊,与家人道别。他故作镇定,眼中却难掩惶恐。
“父亲保重,夫人保重,我这就去了。”他深深一揖,转身踏上马车。
车轮滚滚,扬起一片尘土。林氏扶着门框,望着远去的马车,泪水模糊了视线。
与此同时,码头上,沈仲谋指挥着工人将最后一批货物搬上船。那三艘货船确实破旧,船身多处修补,帆布也打满了补丁。
“二爷,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起航。”老船工回禀道。
沈仲谋点点头,回望沈府方向,心中五味杂陈。他从小机敏过人,经商手段高超,曾为沈家赚取大量财富,却也因投机取巧,导致沈家陷入巨额债务。这一趟,他既是为了挽救家族,也是为了赎罪。
“起航!”他高声下令。
帆缓缓升起,船只缓缓离开码头,驶向茫茫大海。
沈府中,沈叔谨闭门苦读,不敢有丝毫懈怠。沈莲心则默默承担起家中杂务,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侄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家的境况越发艰难。债主不时上门催债,家中值钱的物品已典当殆尽,连日常用度都捉襟见肘。
一个月后,京城传来消息:沈伯远在林府门前跪了三天三夜,终被林家仆人赶走,下落不明。
“不可能!大哥怎么会下落不明?”沈莲心不敢相信这个消息,“他一定是找地方暂住,想办法再见林大人一面。”
送信的人摇头叹息:“林大人早已吩咐门房,不见任何沈家人。大少爷跪在门前,惹来不少人围观,林大人觉得丢尽了脸面,这才命人将他赶走。后来就没人见过大少爷了。”
沈崇明得知这个消息,当场吐血昏厥。醒来后,他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终日坐在厅中,望着大门方向发呆。
又过半月,海上传来了更坏的消息:沈仲谋的船队在海上遭遇风暴,两艘船沉没,一艘失踪,生死未卜。
“我的儿啊!”王氏得知消息,当场昏死过去。醒来后,她抱着儿子,整日以泪洗面。
接连的打击让沈家雪上加霜。债主们听说沈家两个儿子一失踪一遇难,更加疯狂地上门逼债。
“沈老爷,不是我们不讲情面,实在是我们也难啊!”一个债主假惺惺地说,“这样吧,再宽限十日,若十日后还还不上钱,就只好拿这宅子抵债了。”
沈崇明木然地点头,送走债主后,他独自在祠堂坐了一整夜。
次日,沈莲心发现父亲时,他正跪在祖宗牌位前,喃喃自语:“是我对不起沈家列祖列宗,是我教导无方,治家不严,才导致今日之祸...”
“父亲,”沈莲心轻声唤道,“您别这样,三哥马上就要参加乡试了,只要他中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沈崇明苦笑着摇头:“来不及了,莲心,来不及了。”
乡试的日子终于到来。沈叔谨带着全家人的期望,步入考场。他深知,这一次考试,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整个沈家的命运。
考场内,沈叔谨奋笔疾书,将多年所学倾注笔端。他自信文章做得不错,至少中举有望。
然而,放榜那日,他在榜单上反复寻找,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不可能...”他喃喃自语,“这不可能...”
一位同场考生走过来,低声道:“沈兄,别找了,你的卷子被赵大人亲自黜落了。听说他在阅卷时,看到你的名字,当场就将卷子扔在了地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