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若在世,也该嫁做人妇了吧。”她轻抚着墓碑上模糊的字迹,感慨万千。
她记得小妹去世时只有五岁,因一场风寒就匆匆离开了人世。母亲悲痛欲绝,整整一个月茶饭不思。那时她还不懂生死为何物,只知那个会跟在她身后甜甜叫“姐姐”的小人儿再也不见了。
如今想来,人生如此脆弱,一口气上不来,便是阴阳永隔。
“夫人,这些都该修葺了。”云袖看着破败的墓园,忧心地说。
慕容绾点头:“回头你去找几个工匠,把墓园好好修整一番。再请寺庙的师父来做法事,超度亡灵。”
“是。”
日头渐高,山间的雾气散去,露出湛蓝的天空。慕容绾却觉得心中压抑,那蓝天在她眼中,也蒙上了一层灰。
她在母亲的墓旁找了一块大石坐下,望着眼前这片荒凉的祖坟。这里埋葬着慕家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曾经都是活生生的,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而如今,都化作了黄土下的枯骨。
她想起父亲下葬时的场景。那时慕家已经败落,葬礼简单得近乎寒酸。几个忠心的旧部前来送行,母亲哭得几乎昏厥。她穿着孝服,跪在父亲的灵前,心中满是仇恨与不甘。
那时的她,如何能想到七年后的今天,她会以如此平静的心境重回故地?时间,果然是最神奇的良药,再深的伤痕,也会在它的冲刷下慢慢结痂。
“夫人,有人来了。”云袖忽然低声道。
慕容绾抬头,见一位白发老翁正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向墓园走来。
老翁看见她们,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眯起眼睛仔细打量:“你们是...”
慕容绾起身行礼:“老伯,我们是来祭扫的。”
老翁走近些,忽然激动起来:“你...你是绾小姐?”
慕容绾一怔:“老伯认识我?”
“我是守墓的老周啊!”老翁快步上前,眼中闪着泪光,“绾小姐,您还活着!我们都以为您...”
慕容绾这才认出,这老翁确实是从前看守慕家祖坟的周老头。七年不见,他苍老得几乎认不出了。
“周伯,是我。”她微笑道,“我还活着。”
老周激动得手足无措:“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老爷夫人在天有灵,定会欣慰的!”他忽然想到什么,指着那座新坟,“那墓...”
“我知道了,定是兄长立的。”慕容绾平静地说。
老周点头:“是三年前,大少爷回来立的。那时他听说您病逝的消息,悲痛欲绝,在这里住了整整一个月,每日对着您的墓说话。”他擦拭着眼角,“大少爷说,慕家就剩他一个人了,他一定要回来看看。”
慕容绾心中酸楚:“兄长他...还好吗?”
“大少爷在边关为将,听说很得重用。”老周说,“去年他托人捎信来,还问起墓园的情况。我回信说一切都好,不敢告诉他实情...”他愧疚地看着荒凉的墓园。
慕容绾安慰道:“不怪您,这些年辛苦您了。”
老周摇头:“辛苦什么,这是我应当做的。老爷生前待我恩重如山,我无以为报,只能守着这片祖坟。”他叹息一声,“只是年岁大了,许多活计力不从心。”
慕容绾环视墓园,忽然道:“周伯,我打算重修墓园,还要劳烦您多费心。”
老周连连点头:“好好好,这是大好事!我这把老骨头,总算能为您再做点事了。”
在老周的陪同下,慕容绾仔细查看了整个墓园。老周一一介绍着每座坟墓的状况,哪处需要重点修葺,哪处还算完好。
走到祖坟的最深处,慕容绾忽然注意到一座极其简陋的土坟,没有墓碑,只有一块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慕门忠仆秀姑之墓”。
“秀姑?”慕容绾惊讶,“是那个照顾我长大的秀姑吗?”
老周叹息点头:“正是。她是两年前去世的,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葬在慕家祖坟,守护老爷夫人。我自作主张,把她葬在了这里,请小姐恕罪。”
慕容绾眼中泛起泪光:“不,你做得对。秀姑待我如亲生,理应在此安息。”
她记得秀姑是母亲的贴身丫鬟,后来专门照顾她。慕家败落后,秀姑本可另寻出路,却坚持留在慕容绾身边,随她远嫁他乡。直到慕容绾在夫家的处境稍稳,秀姑才告老还乡。
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秀姑走时可安详?”她轻声问。
老周道:“很安详。她常跟我说起小姐小时候的事,说您最是聪慧善良,定会逢凶化吉。”他顿了顿,“她留了一样东西给您,我一直收着。”
在老周居住的小屋里,他取出一个布包,层层打开后,里面是一本泛黄的《金刚经》。
“秀姑说,这是夫人生前最爱读的经书,她一直小心保管着。临终前,她嘱咐我一定要交给您。”
慕容绾接过经书,轻轻翻开。扉页上有母亲清秀的字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