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都郢城的秋意渐浓,街道上残留的硝烟气息已被满城桂香冲淡。宫城之内,刚经历过一场内乱的楚国朝堂,正从动荡中逐渐恢复秩序。熊旅身着玄色王袍,端坐于章华台的书房内,指尖摩挲着案上的青铜剑鞘,剑鞘上的夔龙纹在烛火下流转着冷冽的光。他深知,平定斗越椒之乱不过是楚国中兴的第一步,如今诸侯环伺,晋、齐、秦等大国虎视眈眈,南方诸国又多依附晋国,若不能尽快树立楚国威信,争取盟友,新生的稳定局面随时可能崩塌。
“传伍举入见。”熊旅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片刻后,一身朝服的伍举步入书房,他身形挺拔,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透着几分辩士特有的锐利。作为楚国闻名的大夫,伍举不仅学识渊博,更有着出色的外交才能,早年便曾多次出使诸侯,为楚国立下不少功劳。
“臣伍举,参见王上。”他躬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
“伍卿免礼。”熊旅抬手示意,目光落在他身上,“斗越椒叛乱已平,郢城内外渐趋安定,但此事若不能让诸侯知晓,难免有人会误以为楚国元气大伤,再生觊觎之心。本王有意派你出使郑、陈、蔡、许等国,你可愿往?”
伍举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拱手道:“臣愿往!只是不知王上有何吩咐?”
“你此行有三事。”熊旅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其一,向诸国通报平叛战况,让他们知晓楚国根基未动,实力依旧;其二,展示我楚国军威,震慑那些摇摆不定之辈;其三,争取他们的支持,即便不能使其归附,至少也要让他们保持中立,莫要依附晋国与我为敌。”
伍举沉吟片刻,道:“王上放心,臣定不辱使命。只是诸国之中,郑、陈素来与晋交好,蔡国更是与斗氏有姻亲之谊,许国则首鼠两端,要想让他们转变态度,绝非易事。臣需带些‘诚意’,方能打动他们,或震慑他们。”
熊旅转过身,脸上露出赞许之色:“本王正有此意。准你从禁军之中挑选一百名锐士随行,再带上十辆新式战车的模型——那是工部刚打造的,攻防皆胜旧制一筹。另外,将此次平叛缴获的斗氏私藏青铜礼器、宝玉挑选一部分带上,让诸国看看我楚国的富庶与战力。”
“臣谢王上!”伍举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有此‘诚意’,臣定能让诸国看清时势,不敢轻视楚国。”
三日后,郢城的东门之外,一支精干的使团已然整装待发。百余名禁军锐士身着黑色甲胄,腰悬利剑,背负长弓,神色肃然,队列整齐如铁铸一般,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凛冽杀气。随行的五辆马车中,两辆装载着青铜礼器与宝玉,鼎、簋、爵、璧等器物在阳光下泛着幽光,皆是斗氏数代积累的珍宝;另外三辆则放着十辆缩小的战车模型,这些模型由能工巧匠精心打造,木纹清晰,铜饰逼真,弧形的车甲、可灵活转动的戈矛卡槽,完美还原了新式战车的精妙结构。
伍举身着出使的礼服,手持代表楚王权威的节杖,站在队伍最前方,目光扫过随行的众人,沉声道:“此行关乎楚国安危,诸位当谨言慎行,展现我大楚的威仪。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使团的车马缓缓启动,沿着官道向郑国而去。车轮滚滚,马蹄声声,在秋日的旷野上留下一串坚定的印记。
使团抵达郑都新郑时,郑文公早已得到消息,正召集大臣在朝堂上商议对策。郑国地处中原腹地,夹在晋、楚两大强国之间,向来是“朝晋暮楚”,摇摆不定。如今楚国刚平内乱,晋国又势力强盛,郑文公实在难以抉择,生怕得罪任何一方,引火烧身。
“楚使伍举已至城外,诸位以为,我等该如何应对?”郑文公端坐于王座之上,神色忧虑。
大夫叔詹出列道:“楚王熊旅刚平叛乱,便派使前来,显然是想展示实力,争取我国中立。晋国势大,楚国亦非弱者,若贸然依附一方,恐招祸患。不如先召见伍举,探探他的来意,再做打算。”
郑文公点头道:“此言有理。宣楚使入殿。”
伍举手持节杖,缓步走入郑国王宫的朝堂,面对郑国君臣的审视,他不卑不亢,神色从容。行礼之后,便开门见山,详述了斗越椒叛乱的起因、经过,以及熊旅如何雷霆出击,仅用三个月便荡平叛军的全过程。
“斗越椒身为楚臣,受先王厚恩,却不思报效,反而弑君谋反,祸乱国家,实乃天下公敌!”伍举的声音陡然凌厉,响彻朝堂,“我王此举,不仅是平定楚国之乱,更是维护天下纲常,惩治不忠不义之徒!任何与叛党勾结者,便是与天下为敌!”
郑国君臣闻言,皆面露凝重之色。伍举见状,示意随从抬上一辆战车模型,指着模型讲解道:“诸位请看,此乃我楚国新制战车。车身加固,可防箭矢;车轮包铜,耐磨轻快;戈矛卡槽可灵活调整角度,冲锋陷阵之时,无坚不摧。皋浒之战中,我军正是凭借此等利器,配合王上训练的锐士,一举击溃斗越椒的三万叛军,斩杀叛首于阵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楚国一统华夏请大家收藏:(m.20xs.org)楚国一统华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