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这天,青萍镇的天刚蒙蒙亮,街巷里就飘起了面香。林惊尘一早就到了分堂小院,把提前发好的面放在石桌上,撒上一层薄面,开始揉面。面团在他手里渐渐变得光滑筋道,他一边揉,一边往面团里加温水,力道均匀,动作熟练——这是小时候跟着父亲学的,父亲说,和面要“三光”:盆光、手光、面光,这样和出来的面,包出来的饺子才好吃。
“惊尘,我来了!”苏慕言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鲜的韭菜、青菜和豆腐,都是早上从田里摘的、从缸里捞的,还带着露水的湿意,“柳姑娘呢?她不是说要早点来调饺子馅吗?”
“应该快到了,我去门口看看。”林惊尘停下揉面的手,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柳轻烟背着药箱,手里提着一个小陶罐,往小院走。“轻烟,你来了!”
“嗯,我去医馆转了一圈,给几个老人送了点药,让他们安心过年,才过来的。”柳轻烟走进小院,把陶罐放在石桌上,“这里面是我熬的香油,调饺子馅的时候放一点,会更香。”
张老丈也来了,手里拿着一把干净的菜刀和菜板,笑着说:“人都到齐了,咱们开始吧!惊尘揉面,轻烟调馅,苏慕言择菜、洗菜,老夫来切菜,分工明确,很快就能包好饺子!”
“好!”三人齐声应道,立刻行动起来。苏慕言把韭菜和青菜放在盆里,用清水洗干净,沥干水分,再把韭菜切成小段,青菜切碎,放在一旁备用;张老丈则把豆腐放在菜板上,切成小丁,再用纱布包好,挤干水分,避免饺子馅太稀;柳轻烟把切好的韭菜、青菜、豆腐丁放进大盆里,加入盐、酱油、香油,还有一点姜末(驱寒),用筷子顺时针搅拌,动作轻柔,很快,一盆香喷喷的素饺子馅就调好了,香味飘满了整个小院。
林惊尘也把面揉好了,把面团搓成细细的长条,再切成一个个小面剂子,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饺子皮——他擀的饺子皮,厚薄均匀,边缘圆润,放在手里,像一个个小小的月亮。“可以包了!”
四人围坐在石桌旁,开始包饺子。柳轻烟包的饺子,小巧玲珑,像一个个小元宝;苏慕言包的饺子,个头大,馅料足,却总容易露馅,惹得大家笑;张老丈包的饺子,形状规整,一看就是老手;林惊尘包的饺子,介于几人之间,既好看,又不容易露馅,还能包很多馅料。
偶尔有乡亲路过分堂,闻到饺子馅的香味,也会进来搭把手,有的帮忙擀皮,有的帮忙包,有的则带着自家做的酱肉、花生,放在桌上,作为年货的补充。小院里满是欢声笑语,面香、馅香、酱肉香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格外有年味儿。
中午时分,饺子终于包好了,满满两大竹篮,像两座小小的元宝山。张老丈在灶台上架起大锅,烧开水,林惊尘则把饺子一个个放进锅里,饺子下锅后,在水里轻轻翻滚,像一个个白胖胖的小娃娃,格外可爱。“水开了之后,再加点冷水,煮三次,饺子浮起来,就熟了!”张老丈一边看着锅,一边叮嘱道。
“知道了!”林惊尘点头,按照张老丈说的,等水开了,就加一点冷水,反复三次,锅里的饺子渐渐浮了起来,表皮变得透明,能隐约看到里面的绿色馅料,香味也更浓了。“熟了!”
他用漏勺把饺子捞出来,放在盘子里,柳轻烟则在旁边,给每个盘子里放一点醋和蒜泥,方便大家蘸着吃。乡亲们也都来了,围坐在小院的石桌旁,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咬一口,馅料的香味混着面的麦香,还有香油的香气,格外好吃,大家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小院里满是满足的笑声。
吃完午饭,大家又忙着准备晚上的守岁。苏慕言去镇上买了鞭炮和烟花,柳轻烟则去医馆,把提前煮好的姜枣茶、炒好的花生、瓜子,装在竹篮里,带回分堂;林惊尘和张老丈,则在小院里搭起了一个大暖炉,炉子里生满了木炭,火苗“噼啪”地跳着,还在炉上放了一个砂锅,里面煮着红薯和土豆,香气四溢。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青萍镇的灯笼都亮了起来——镇口老槐树下的大灯笼,分堂、铁匠铺、医馆、武馆门口的小灯笼,还有乡亲们自家门口的灯笼,红光一片,映着雪后的夜空,格外温暖。乡亲们都聚在分堂小院里,有的围在暖炉旁,烤红薯、嗑瓜子、喝姜枣茶;有的带着孩子,在小院里跑,手里拿着小烟花,偶尔点燃一个,“砰”的一声,烟花在夜空里炸开,五颜六色,格外好看;还有的则坐在石桌旁,聊着今年的收成,规划着明年的日子,满院都是欢声笑语,年味儿十足。
除夕夜的钟声,渐渐近了。张老丈把提前煮好的饺子,端到桌上,又拿出一壶热酒,给每个人倒了一杯,笑着说:“马上就要过年了!咱们先吃几个饺子,垫垫肚子,等钟声敲响,咱们就放鞭炮、守岁,迎接新的一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剑起万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剑起万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