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昭那句平静得近乎冷酷的话语,如同一盆冰冷的清水,瞬间浇熄了众人心中刚刚燃起的狂喜烈焰,将他们从劫后余生的虚幻亢奋中,硬生生地拽回到了这片残酷而真实的辽东荒野之上。
是啊,他们虽然打赢了这一仗,但危机并未解除。这里是建奴腹地,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有更多的敌人出现。他们伤痕累累,饥肠辘辘,前路依旧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迷茫与绝望。
想活下去,远不是一场小小的胜利就能保证的。
短暂的沉默之后,王五第一个从地上挣扎着爬了起来。他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看了一眼地上那些曾经让他们畏之如虎的敌人尸体,又抬头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个手持水囊和肉干、身形挺拔的年轻身影,眼神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与不甘,终于彻底烟消云散。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走到一具后金骑兵的尸体旁,开始笨拙而又用力地解开对方身上的皮甲。
有了第一个人的带头,其他人也纷纷醒悟过来。他们互相搀扶着,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开始打扫这片凝聚了他们勇气与鲜血的战场。小石头也止住了哭泣,他用沾满泥土的袖子擦干眼泪,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牵那些因为失去了主人而显得有些焦躁不安的战马。
没有人再喧哗,也没有人再抱怨。一种无形的秩序,在顾昭那平静目光的注视下,悄然形成。
如果说,在战斗之前,众人对顾昭的态度是半信半疑,是被死亡逼到绝境下的一种无奈选择;在战斗之中,是被他身先士卒的勇悍所震撼;那么现在,当战斗结束,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这群劫后余生的残兵败将们,望向顾昭的眼神中,已经悄然发生了一种本质性的蜕变。
那不再是简单的信赖,而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近乎本能的敬畏与信服。
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年轻新兵,是如何在所有人都陷入绝望的深渊时,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他那超乎常人的冷静,那精妙绝伦的战术布置,那一箭定乾坤的绝世风采,以及此刻面对战利品时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所有的一切,都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在他们眼中,顾昭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新兵,而是一个能够带领他们走出死亡阴影的、真正的强者。
很快,所有的战利品都被集中到了一起。五匹神骏的蒙古战马,虽然其中一匹受了点轻伤,但依然是这片土地上最宝贵的代步工具和战略资源。五套完整的后金棉甲,其防御力远胜于他们身上那些残破的布面甲。五把锋利的马刀,刀刃在铅灰色的天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寒芒。还有五张骑弓,以及数个装满了羽箭的箭囊。
而最让众人眼睛发亮的,则是那些从敌人身上搜出来的、无比宝贵的食物和水。除了顾昭找到的那一大块肉干和一囊清水外,他们又搜出了几个装着炒米的皮袋和另外三囊清水。在这片冰天雪地里,这些东西,就等同于生命本身。
面对着这堆足以让任何人眼红心跳的战利品,顾昭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波澜。他没有像那些贪婪的军官一样,第一时间将最好的东西据为己有,而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朗声说道:
“这些,是我们所有人,用命换来的。所以,它们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他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特别是那两名在刚才的肉搏中受伤最重的士兵。
“现在,先包扎伤口,救治伤员。把清水拿出来,清洗伤口,再从干净的衣服上撕下布条包扎好。然后,所有人平分食物和水。”
公平。
这是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但在此刻,从顾昭口中说出,却拥有着千钧之重的分量。这些底层的大头兵们,早已习惯了被克扣,被欺压,习惯了军官们吃肉他们连汤都喝不上的日子。他们从未想过,“平分”这两个字,会如此清晰、如此郑重地,从一个掌握着绝对分配权的人口中说出。
这不仅仅是食物和水的分配,更是一种尊重,一种承认。承认他们每一个人,在这场胜利中,都付出了自己的鲜血和勇气,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人”。
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一股暖流从心底最深处涌起,驱散了身体的疲惫和辽东荒野的酷寒。
王五一直站在旁边,沉默地看着顾昭的一举一动。当他听到“平分”这两个字时,他那饱经风霜的身体猛地一震,脸上的刀疤似乎也因为激动而微微抽搐着,却不再显得那么狰狞。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顾昭面前,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似乎有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的动作。
他对着顾昭,这个在不久前他还随意呵斥、比他年轻了十几岁的年轻士兵,第一次郑重地、一丝不苟地抱起了双拳,然后深深地、深深地弯下了他那从未向任何百户、总旗真正弯下过的腰,行了一个庄重无比的大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