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的话,充满了军人最朴素的血性与自信。他相信自己手中的武器,更相信自己手下的弟兄。这种昂扬的斗志,正是顾昭一手缔造的这支新军的魂魄所在。
一个主守,一个主战。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思维,在小小的议事厅内激烈碰撞。支持孙元化方案的,看到了风险与现实;赞同王五提议的,则充满了对新式武器的信心与建功立业的渴望。
一时间,议事厅内争论不休,唯有顾昭,始终一言不发。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深邃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具沙盘,仿佛他的整个灵魂,都已经沉浸到了那片由泥土和木屑构成的山川河流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当争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重新汇聚到他身上时,顾昭才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没有去评判孙元化和王五谁对谁错,因为他知道,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单纯的防守太过被动,会将战略主动权完全拱手让人;而盲目的主动出击,则无异于一场豪赌,胜负难料。
他要走的,是第三条路。
“我们不守,”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瞬间让议事厅内鸦雀无声,“因为坐守愁城,只会让盟友寒心,让敌人看清我们的虚实。”
“我们也不硬拼,”他的目光转向王五,带着一丝凝重,“因为林丹汗的近万骑兵,不是泥捏的。把我们这点家当全部押上去,在一片开阔的草原上与他们决战,那是莽夫所为。”
他拿起桌上一支代表着龙骑营的红色小旗,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缓缓地移动着。他的手越过了代表科尔沁部落的区域,也绕开了代表察哈尔主力的黑色狼旗,最终,停留在了两者之间,一片看似毫不起眼的山地丘陵地带。
“啪”的一声,他将那支红色小旗,狠狠地插在了一个狭长的山口模型上。
“我们去这里,设伏!”
他的手指,点在了那个山口的名字上——红山隘口。
“林丹汗大军出动,必然会选择地势最平坦的路线,以发挥他骑兵的优势。而红山隘口,是他大军前往科尔沁王帐的必经之路。这里两山夹峙,中间的通道长达十里,最窄处不过百步,骑兵在这里,根本无法展开!”
顾昭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战术”的、令人心悸的寒光。
“王五,孙先生,你们的方案,都没有错,但我们为何不能将它们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主动出击,但不是去决战,而是去创造决战的战场!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但不是死守城池,而是将整个红山隘口,变成我们为林丹汗精心准备的坟墓!”
他转过身,目光如电,直视着一直站在角落,早已被这惊天构想震撼得说不出话来的阿尔斯楞。
“阿尔斯楞,你现在就回去,告诉你哥哥巴图。让他集结部落所有的战士,摆出与林丹-汗决一死战的架势。但是,一触即溃,佯装战败,不许恋战,唯一的任务,就是把林丹汗那近万骑兵的主力,完完整整地、毫发无损地,给老子引到这个地方来!”
“剩下的,就交给我们了。”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