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宁远,辽东经略帅帐。
相较于盛京的阴云密布,宁远的氛围则显得平静许多。帅帐之内,炭火烧得正旺,辽东经略袁崇焕正披着一件厚厚的裘皮大衣,聚精会神地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前线军报。
一份来自广宁卫指挥使司、层层上报的捷报,被亲兵呈到了他的案前。
袁崇焕随手拿起,展开一看,眉头便不自觉地微微挑了挑。这份捷报的行文措辞,堪称滴水不漏,充满了大明官样文章特有的夸饰与渲染。上面写着:“……兹有广宁卫下辖青山堡守备顾昭,深明大义,联络蒙古科尔沁部落,于红山隘口设伏,以雷霆万钧之势,大破察哈尔林丹汗所率叛军万余。此役,我军将士用命,阵斩敌酋数以千计,更斩获后金甲喇额真阿克敦首级一颗,扬我天朝国威于塞外……”
作为在辽东沙场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宿将,袁崇焕对这类捷报早已有了免疫力。他深知,辽东的将领们为了邀功,谎报军功、夸大战果早已是常态,“斩首百级”的捷报,实际上可能只杀了十几个敌人。
他本能地将这份捷报归为此类,但当他的目光,落在那“阵斩后金甲喇额真阿克敦首级一颗”这短短的一行字上时,他那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了起来。
其他的战果可以夸大,但后金一个“甲喇额真”的人头,是绝对做不了假的!
一个甲喇额真,统领五个牛录,麾下兵力超过一千五百人,是后金八旗军中绝对的中坚将领。这种级别的人物,身边必然亲卫环绕,想要在万军从中取其首级,其难度不亚于登天!即便是他袁崇焕麾下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也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
可现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卫所的守备“顾昭”,竟然做到了?
袁崇焕的手指,在那份捷报上轻轻地敲击着,陷入了沉思。他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顾昭”,产生了浓厚的、夹杂着怀疑与好奇的兴趣。
“来人。” 他沉声唤道。
一名随侍在侧的幕僚立刻上前:“督师有何吩咐?”
袁崇焕将那份捷报递了过去,说道:“这份捷报,你怎么看?”
幕僚看过之后,沉吟道:“回督师,察哈尔新败,军心不稳,或许是那顾昭运气好,撞上了。至于斩杀后金将领一事,或许……其中另有隐情?”
“隐情?”袁崇焕冷笑一声,“不管他有什么隐情,也不管他夸大了多少战果,能让后金吃这么大一个哑巴亏,掉了一个甲喇额真,他就是我大明的功臣!”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独具慧眼的精光,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个顾昭,很有意思。本督倒想看看,是何方神圣,有这么大的本事。这样,你传我的将令,派一名信得过的参将,比如赵率教手下的左辅,让他带上五百石粮草、一百斤火药,以为父先皇报捷之名,前去青山堡‘犒赏’有功将士。”
幕僚心领神会,问道:“督师的意思是……”
袁崇焕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落在了那几乎快被遗忘的“青山堡”的标记上,缓缓说道:“犒赏是虚,摸底是实。我要知道,这个顾昭到底有多少兵?用的是什么器械?他打的这一仗,水分有多少,干货又有多少?最重要的是,我要知道,这条突然冒出来的过江龙,是忠于朝廷,还是……另有图谋。”
在这一刻,远在青山堡的顾昭并不知道,他竭力避免引人注目的计划,已经因为一场过于辉煌的胜利而彻底破产。他和他一手打造的镇北营,已经同时被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两股势力,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牢牢地盯上了。
一场围绕着他的、更为巨大的风暴,正在悄然袭来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