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
白日里那场惊天动地的大阅兵所带来的震撼,如同投入湖中的巨石所激起的涟漪,依旧在宁远城大大小小的营帐与府邸之中,不断地回荡、发酵。
当晚,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帅府之内,却是异乎寻常的安静。
没有宾客盈门,没有歌舞升平,甚至连平日里那些侍立在侧的亲兵与丫鬟,都被远远地屏退了下去。
一间陈设简单、却处处透着一股军旅肃杀之气的暖阁之内,只摆了一张小小的八仙桌,桌上温着一壶酒,摆着四样精致的小菜。
在座的,也只有三个人。
居于主位的,自然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他已经脱下了那身象征着权力的二品麒麟补服,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青布长衫,整个人看上去,少了几分白日里的威严,多了几分文人儒将的儒雅与疲惫。
他的左手边,坐着神情依旧有些复杂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
而坐在他对面的,赫然便是今日在大阅兵之上,以一己之力,颠覆了所有人战争认知的宁远卫守备——顾昭。
此刻的顾昭,脸上早已不见了白日里那份运筹帷幄的统帅之姿,他只是安静地坐着,不发一言,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个正在等待师长训话的晚辈。
暖阁内的气氛,有些沉闷,也有些微妙。
良久,袁崇焕亲自提起酒壶,为顾昭和赵率教,斟满了眼前的酒杯,也为自己斟上了一杯。他端起酒杯,目光灼灼地看着顾昭,缓缓地开口,声音沙哑而又低沉:
“顾昭,这一杯,本督敬你。”
他没有说为何而敬,但其中的含义,在座的三人,都心知肚明。
顾昭不敢怠慢,连忙起身,双手举杯,微微躬身道:“督师大人言重了,末将不敢当。”
“你当得起!”袁崇焕的语气,陡然变得有些激动,“自本督抚辽以来,日夜忧思的,便是如何破建奴铁骑。本督提出了‘坚城利炮’之策,却被无数人视为纸上谈兵,推行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你,今日在校场之上,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实战操演,向所有人证明了,本督的方略,是可行的!你不仅是证明,更是将它,发展到了一个本督都未曾想过的高度!这一杯,你当得起!”
说罢,他竟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
顾昭与赵率教见状,也连忙饮尽了杯中之酒。
放下酒杯,袁崇焕示意顾昭坐下,阁楼内的气氛,似乎随着这杯酒,而缓和了不少。
袁崇焕看着顾昭那张年轻却又沉稳得不像话的脸,眼神之中,闪过了一抹极其复杂的、混杂着欣赏、忌惮与最终决断的光芒。
他沉默了片刻,缓缓地从自己的袖中,取出了一样东西,轻轻地,放在了桌案之上。
那是一封信。
一封信封已经被烧毁了小半,露出里面焦黄色信纸的密信。
正是那晚,顾昭呈递给袁崇焕,又被袁崇焕当着他的面,亲手投进火盆之中的、那封关于祖大寿与东江旧部暗中勾结的密信!
看到这封信的瞬间,顾昭的心脏,猛然一缩!但他脸上的表情,却依旧保持着古井无波般的平静。
一旁的赵率教,瞳孔却是骤然收缩!他显然也认出了这封信的来历,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督师大人,竟然没有将这封信完全销毁?他将这封足以在整个辽西掀起滔天巨浪的信,重新拿出来,又是什么意思?
整个暖阁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袁崇焕的手指,在那封烧了一角的信上,轻轻地敲击着,发出“叩、叩”的轻响,每一个声响,都仿佛是敲在人的心上。
最终,他抬起眼帘,目光如电,直刺顾昭的内心深处:
“顾昭,你是个聪明人,这一点,本督从见你的第一面起,就知道了。”
他的声音,恢复了那种不怒自威的督师威严。
“今天这出戏,你演得很好。你用一场无可辩驳的胜利,狠狠地打了那些骄兵悍将的脸,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但你又很聪明地,将这场演习的功劳,归于本督的‘坚城利炮’之策,既展示了你镇北军的实力,又全了本督的颜面,没让本督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
“至于这封信,”他的手指,在那封信上重重一点,“你处理得,也很好。你没有选择将它公之于众,掀起一场足以动摇军心的大乱,而是选择将这个难题,交给了本督。你做的,都很好。”
顾昭缓缓地站起身,对着袁崇焕,深深地一揖到底,沉声说道:“督师大人谬赞。末将所做的一切,皆是为辽东大局着想,为督师大人分忧。”
“好一个为大局着想!”袁崇焕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他摆了摆手,示意顾昭坐下,语气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开诚布公。
“既然你我都是聪明人,那本督,也就不再与你绕圈子了。”
他将那封信,重新收回袖中,整个人的气势,陡然一变!一股身为封疆大吏、统帅数万兵马的雄主之气,沛然而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