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山西全境的平定,那股始终盘旋在三晋大地之上的血腥与萧杀之气,终于渐渐散去。阳光重新照耀在这片饱经沧桑的黄土地上,带来了一丝久违的安宁与生机。战后的重建工作在镇北军高效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展开,获得土地的农民们脸上挂着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笑容,在田间地头辛勤地耕耘着属于自己的希望。太原城,这座曾经压抑而戒备的省府,如今也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甚至因为顾昭坐镇于此,而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安定与充满活力。
然而,在这片看似已经风平浪静的水面之下,一股更为深邃、更为强大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并开始试探性地触碰顾昭这块投入湖中的巨石。
这一日,顾昭在临时征用为帅府的前巡抚衙门内,大排筵宴。他宴请的客人,并非是朝廷的官员或是军中的将领,而是那位在镇北军进入山西之初,便以“义商”之名,帮助他解决了粮草转运难题的晋商代表——乔五爷。
宴会的气氛热烈而融洽。顾昭频频举杯,对乔五爷及其代表的商会在这次平叛战争中“深明大义、踊跃襄助”的行为大加赞赏,并承诺将在战后的商业重建中,给予他们最大的便利和支持。乔五爷则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满脸堆着谦卑而精明的笑容,不断地恭维着顾昭的“天威”与“仁政”,言辞之间,将自己和身后的商会摆在了一个忠君爱国、全心全意为朝廷分忧的位置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乔五爷看似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向了正轨。他为顾昭斟满一杯产自汾州的佳酿,用一种带着几分试探的语气,轻声说道:“侯爷,如今山西大定,百废待兴。这民间的生计,终究还是要靠商路来活络。咱们山西这地方,穷山恶水,百姓能指望的,无非就是盐、铁、茶、马这几样大宗生意。以往这些买卖,都被晋王府和那些贪官污吏把持着,弄得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如今侯爷拨乱反正,我等商贾,斗胆恳请侯爷,能将这些关乎山西命脉的生意,交由我们‘八大家’来经营。”
他顿了顿,眼中精光一闪,继续补充道:“侯爷放心,我们‘八大家’绝不敢有丝毫私心。我们愿意将每年利润的三成,不,四成!上缴给侯爷做军资,只求能得一个安稳经营的门路,也好为侯爷分忧,为这山西的百姓,谋一条活路。”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表了忠心,又许了重利,可谓是滴水不漏。若是换做其他将领,面对如此丰厚的条件和晋商集团递来的橄榄枝,恐怕早已是心花怒放,欣然应允了。
然而,顾昭只是微笑着,端起酒杯,轻轻地抿了一口。他的目光深邃如海,让人看不出任何情绪。他知道,乔五爷口中的“经营”,不过是将原本属于朝廷和国家的命脉产业,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彻底私有化。所谓的“上缴四成利润”,更像是一种变相的贿赂。他这次来山西,要做的不仅仅是剿匪,更是要彻底斩断这些地方豪强与商业集团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将山西的财政与军事大权,重新收归中央。
“乔五爷的忠心,本侯心领了。”顾昭放下酒杯,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但话语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距离感,“盐铁之利,乃国之根本,事关重大,非本侯一人可以定夺。此事,还需上报朝廷,由圣上与内阁裁决。不过,五爷和诸位商家的功劳,本侯都记在心里,日后在其他方面,定会给予补偿。”
他轻描淡写地将这个皮球踢给了遥远的朝廷,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彻底回绝,这种敷衍的态度,让乔五爷那张始终挂着笑容的脸,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僵硬。他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侯爷,比他想象中要难对付得多。
宴会在一种表面和谐,实则暗藏机锋的氛围中结束了。送走乔五爷后,顾昭独自一人回到了书房。窗外月色如水,夜凉如冰。他站在那副巨大的山西全舆图前,久久不语。乔五爷今天的试探,让他更加确定,盘踞在山西的这个商业集团,其胃口和野心,远非寻常商贾可比。他们所图谋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对一方地域的实际控制权。
就在他沉思之际,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破空之声!
“咻!”
一支黑色的羽箭,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穿透了窗户的薄纸,带着一股凌厉的劲风,精准地钉在了他面前的地图上。箭矢的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既深没入墙,又未曾伤及地图分毫。
顾昭的瞳孔在一瞬间收缩成了最危险的针芒状!他的帅府周围,有三百亲兵日夜巡逻,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卫森严到了连一只鸟都难以飞进来的地步。然而,这支箭却能如此精准地射入他的书房,这说明放箭之人,不仅武艺高超到了一个恐怖的境界,更意味着,对方的情报能力与渗透能力,已经足以无视他的防卫。
这是一种无声的示威,一种赤裸裸的警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