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顾昭那封充满战争意志的电令,如同电流般划破深邃的海底,抵达遥远的南洋时,共和国最新、最强大的三艘铁甲战舰——“镇海”号、“定远”号和“致远”号,也正喷吐着浓郁的黑烟,在长江口与东海舰队汇合,组成了一支前所未有的、令人生畏的“中央特混舰队”,浩浩荡荡地向着南海的碧波深处,犁开一道决绝的航迹。
战争的阴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马六甲那片连接着两个大洋的咽喉水道上空聚集。
然而,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风暴的“制造者”——英国皇家海军“狮”号舰队司令,爱德华·纳尔逊爵士,却表现出了一种近乎于享受的、猎人般的从容。
在他的旗舰,“胜利君王”号那极尽奢华的船长室里,这位在欧洲海战史上留下过赫赫威名的老将,正悠闲地享用着他的“午餐”。
巨大的船尾方窗外,是马六甲海峡碧波万顷的壮丽景色。阳光透过昂贵的威尼斯水晶玻璃,洒落在铺着波斯地毯的地板上,照亮了墙壁上悬挂的油画和交叉的佩剑。空气中,弥漫着西班牙雪茄的浓郁香气与法国波尔多陈年葡萄酒的醇厚芬芳。
纳尔逊爵士舒服地靠在天鹅绒包裹的扶手椅上,轻轻摇晃着手中的高脚杯,杯中那深红色的液体,如同流动的红宝石。他灰蓝色的眼眸里,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宿将,在面对一场胜券在握的战斗前,所特有的、混杂着轻蔑与期待的神情。
“看看他们,乔治,”纳尔逊对着他的大副,一位同样出身贵族、年轻而傲慢的军官,举了举酒杯,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就像一群受惊的鸭子。”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远处的海面上,几艘属于共和国南洋舰队的蒸汽-风帆混合动力巡洋舰,正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如同小心翼翼的牧羊犬,徒劳地监视着这群闯入他们领地的钢铁雄狮。那些战舰的轮廓很奇特,低矮的船舷,光秃秃的甲板,以及一根直愣愣指向天空的、不断喷吐着黑烟的烟囱,在纳尔逊这些看惯了高耸桅杆与洁白风帆的传统海军将领眼中,显得丑陋、笨拙,且毫无美感。
“他们甚至不敢靠近。”大副乔治轻笑一声,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我听说,他们把这种喷着黑烟的玩意儿叫做‘铁甲舰’,真是个愚蠢的名字。一块漂浮在水上的铁,难道还能指望它战胜我们用百年橡木和无数场胜利铸就的战列舰吗?”
“铁块永远只是铁块,乔治,”纳尔逊爵士慢悠悠地说道,用银质的小刀切下一块烤得恰到好处的羔羊排,“而海权,真正的海权,不是靠几艘奇形怪状的船就能拥有的。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流淌在我们不列颠人血液里、刻在我们骨子里的荣耀。它是在特拉法加角,在格拉沃利讷,在无数次与风暴和敌人的搏斗中,用勇气、纪律和鲜血浇灌出来的神圣之物。”
他将一块沾着薄荷酱的羊肉送入口中,细细咀嚼,仿佛在品味着某种至高的真理。
“这些黄皮肤的商人,他们或许懂得如何在账本上斤斤计较,懂得如何用丝绸和瓷器换取黄金。但他们不懂这个。他们不懂得,大海,只承认一个法则——那就是强权。这场战争,对我们而言,将像一场轻松的猎狐,我们只是去取回那些本就应该属于强者的东西。”
纳尔逊的话,代表了当时整个欧洲,尤其是老牌海洋帝国,对于这个世界的普遍心态:一种根植于种族与文明的,极度傲慢的自信;一种对非白人文明发自内心的蔑视;以及对殖民利益不加掩饰的、赤裸裸的贪婪。
在他们固化的思维里,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相信,一个非欧洲的国家,能够拥有与他们平等对话,甚至挑战他们霸权的真正实力。他们将共和国海军在巴达维亚的胜利,归结为荷兰人的腐朽和无能,而不是共和国自身的强大。
就在这份傲慢达到顶峰的时候,纳尔逊爵士做出了一个进一步加剧局势的决定。他下令,以“检查可疑船只”为名,强行扣押了三艘正准备通过马六甲海峡、悬挂着共和国黑底白虎旗的大明商船。
紧接着,一封由他亲笔签署的、措辞极其傲慢的最后通牒,被一名英国使者,送往了位于雅加达的共和国南洋舰队司令部。
此刻的雅加达,早已不复当年荷兰人统治下的巴达维亚那般混-乱。在共和国的治理下,这座城市被重新规划,街道变得整洁,港口效率大大提高,一座全新的、现代化的海军要塞,拔地而起。
南洋舰队司令部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自从舰队司令施琅被紧急召回本土,参与“中央特混舰队”的组建后,此地的指挥权,就暂时交由了一位名叫邓世昌的年轻将领代理。邓世昌,年仅三十岁,是西山讲武堂海军学院第一届的优秀毕业生,思想开明,纪律严明,是新生代海军军官的典型代表。
当那名趾高气扬的英国使者,将那份散发着墨香的通牒,递到他的面前时,邓世昌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波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