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狼烟,对于远在南京和北平的权力中枢而言,是一份牵动帝国神经的军情急报,是一枚搅动君臣关系的微妙棋子。但对于身处风暴中心的朝鲜三千里江山而言,它却是每日每夜都在上演的、浸透着血与泪的残酷现实。
雪后的汉城,一片肃杀。
那场政变的鲜血,似乎早已被厚厚的积雪所掩盖,但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血腥和铁锈味,却如同跗骨之蛆,顽固地渗透在每一寸冰冷的空气里,提醒着这座都城里的每一个人,他们已经换了一个何等凶残的新主人。
城门口,那面代表着宗主国大明的龙旗旁边,并列悬挂着朝鲜王国的太极旗,这本是“扶明讨逆”这句口号最直观的政治宣示。然而,旗下站岗的,却不再是那些熟悉而温顺的朝鲜禁军,而是一队队目光凶狠、杀气腾腾的八旗兵。他们穿着不知从哪里抢掠来的、并不合身的朝鲜棉甲,手中却紧握着锋利的后金弯刀,用一种审视自家牧场上牛羊的眼神,打量着每一个进出城门的、敢怒不敢言的朝鲜百姓。
繁华的钟路大街,如今变得萧条而冷清。商铺们大门紧闭,曾经热闹的市集,只剩下三三两两的百姓,行色匆匆地走过,他们低着头,竭力避免与那些三五成群、在街上耀武扬威的“盟军”产生任何眼神接触。偶尔有醉酒的八旗兵,调戏街边的妇女,或是在某个小摊上拿了东西却不给钱,旁边的朝鲜巡逻兵看在眼里,也只能陪着笑脸,卑躬屈膝地替他们打着圆场。
“大明朝鲜”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显得无比讽刺。这面旗帜之下,所上演的,并非什么“尊朱讨顾”的义举,而是一场赤裸裸的、以“解放者”之名进行的野蛮征服。
景福宫,勤政殿。
一场激烈的分赃争吵,正在这座朝鲜王朝最庄严的殿堂内进行着。
“大汗!不,是殿下!”新任的领议政金尚宪,一张老脸涨得通红,他率领着一群在政变中“立下大功”的朝鲜两班贵族,正激动地向高坐在王座之上的豪格,表达着他们的不满。
“您之前承诺过,军费开支,将由我们两国共担。可如今,您非但将我们的军队打散混编,夺走了指挥权,还要以‘筹集北伐军费’的名义,将今年的田税,提高到史无前例的七成!这……这比顾昭推行的新政还要苛刻数倍啊!如此横征暴敛,朝鲜的百姓,要如何活下去?!”
金尚宪,这位在朝鲜士林中素有清望的老臣,当初是第一个响应豪格的朝鲜贵族。他憎恨大明新政对其阶层特权的剥夺,也痛恨亲明国王的软弱。他天真地以为,迎入豪格这位“大明忠臣”,是一场“驱虎吞狼”的妙计,可以借助后金的力量,赶走顾昭在朝鲜推行的改革,恢复他们往日的尊荣。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赶走的,或许只是一只偶尔会龇牙的猛虎,而引来的,却是一头饥饿到要将整片森林都吞噬殆尽的恶龙。
王座之上,豪格身穿朝鲜的十二章衮龙袍,那宽大的袖袍,却掩不住他筋骨毕露的、属于战士的强悍身躯。他听着下方朝鲜大臣们的哭诉,脸上却毫无波澜,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气地轻蔑。
“金大人此言差矣。”他用一种威严而冰冷的语气答道,他的汉语,因为多年的刻意学习,已经说得极为流利,“本王此举,皆是为了‘扶明讨逆’的大业!顾昭国贼,势大滔天,若无雷霆之势,如何能一战而胜,还朱家天子一个朗朗乾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区区一些钱粮,与匡扶大明正统的千秋功业相比,又算得了什么?诸位都是我大明朝的忠臣,想必能够体谅本王的苦心。”
他轻飘飘地几句话,就将所有掠夺行为,都包装在了“为大明尽忠”的华丽外衣之下。
金尚宪气得浑身发抖,他还要再辩,却被豪格身侧,那个始终闭目养神、仿佛入定老僧般的谋士范文程,用一句更冰冷的话给打了回去。
“金大人,大汗在此与诸位商议,是情分。若是不商议,直接下令,是本分。还望诸位,莫要混淆了君臣之别,误了自家性命前程。”
此言一出,殿内所有朝鲜大臣,都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瞬间噤若寒蝉。他们这才惊恐地发现,在这座他们祖祖辈辈侍奉君王的宫殿里,他们已经彻底沦为了毫无话语权的阶下之囚。
豪格满意地看着这一幕,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退下了。
待所有朝鲜人离开后,大殿之内,只剩下豪格和范文程等寥寥几个满洲心腹。豪格脸上的威严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毫不掩饰的、属于征服者的残忍与不屑。
他从王座上走下来,一把扯掉了外面那件让他感到束缚的衮龙袍,露出了里面贴身的后金武士服。
“一群养不熟的狗!”他啐了一口,恶狠狠地说道,“还真以为老子是来帮他们恢复什么贵族特权的?等到我们击败了顾昭,夺回辽东故地,朕就把这朝鲜半岛上的男人,全部编入阿哈(包衣奴才),女人,都赏给有功的将士!这片土地,将是我大金国最肥沃的牧马之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