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那头的顾昭,静静地听着。他身后的背景,似乎是一间军事地图室。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通过电流的传递,显得有些冰冷。
“我明白了。你的建议是什么?立刻在江南展开大清洗吗?”
“不,”小石头毫不犹豫地否定了,“那样只会制造巨大的社会恐慌,让那些隐藏得更深的人警觉,并且,正中他们的下怀——他们可以借此宣传我们的‘暴政’,争取更多的同情者。治标不治本。”
“说得对。”顾昭赞许道。
他沉吟了片刻,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看到了小石头,也看到了那张潜伏在帝国阴影中的大网。
“小石头,打蛇要打七寸。他们的七寸是什么?是他们自以为占据的‘春秋大义’,是那个‘国贼’的法理制高点。”
顾昭的声音,陡然变得锐利起来。
“他们说我们是‘国贼’,那我们就用‘国家’的名义,来定义他们是‘叛国者’!他们站在‘道统’上,我们就站在‘法律’上!我需要一部法律,一部将我们正在进行的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彻底合法化、制度化的法律!”
“我明白了!”小石头瞬间领会了顾昭的意图,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立刻联系首席大法官常宇,以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名义,责成西山书院法学院的学者,紧急起草一部《中华帝国国家安全条例》。”顾昭的命令,清晰而果断,“我要让这个国家的所有公民都知道,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叛国!什么是合法的监督,什么是阴谋颠覆!”
顾昭的意志,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南京得到了执行。
仅仅一周后,一部堪称帝国历史上最严厉、也最现代的法律,在经过帝国议会(在军方代表的“建议”下)的紧急辩论和投票后,正式通过并颁布。
《中华帝国国家安全与反间谍条例》。
这部法律,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在法理层面上,为新生政权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它首次在国家根本大法层面,明确定义了三项核心罪名:“叛国罪”——凡与境外敌对势力勾结,或在国内组织武装叛乱,意图分裂或颠覆国家者;“间谍罪”——凡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者;以及最具有针对性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凡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共和制度者。
条例同时以法律的形式,授予了国家安全总局在面对上述威胁时,进行合法监听、秘密侦查、乃至在持有法院授权令的情况下,进行诱捕和秘密逮捕的权力。
最重要的是,它建立起了一套从举报、侦查、取证、到移交最高法院专门法庭审判的、完整的、程序化的法律闭环。
这部法律一经颁布,立刻在已经波涛汹涌的舆论场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那些还沉浸在“法不责众”、“清议无罪”旧思想中的士人,第一次骇然发现,他们手中的笔,他们口中的“大义”,在一夜之间,竟然也可能成为将自己送上审判台的“罪证”。
而在那栋灰色的情报总局大楼里,小石头看着这份新鲜出炉、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条例》,嘴角露出了一丝冰冷的微笑。
他知道,顾昭赐予他的,不再是作为“鹰犬”的秘密权力,而是一柄闪耀着“国家”与“法律”光辉的利剑。
他再次接通了与顾昭的“光影传讯仪”。
“顾公,《条例》已经颁布。网,已经织好了。”
屏幕那头,顾昭的脸上露出一丝赞许:“很好。那么,接下来,就是请蛇入瓮的时候了。”
“我已经让辽东方面,准备好了一份‘礼物’。”顾昭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战略家的狡黠,“我会让安全总局,‘不经意’地泄露出一份我的行程计划——下个月,我将从辽东返回南京,途经山东,只带少量卫队,秘密巡视运河沿线的防务。”
小石头的心,猛地一跳。他瞬间明白了顾昭的意图。
这是一个完美的诱饵。对于将刺杀顾昭作为最高目标的“春秋社”而言,这是一个他们绝对无法拒绝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您的安全……”小石头有些担忧。
“放心,”顾昭的声音沉稳如山,“那将是他们这辈子见过,防卫最严密的‘少量卫队’。我要的,不是他们的尸体,而是他们行动的证据。我要在他们自以为即将‘功成’的那一刻,用我们刚刚颁布的法律,将他们,连同他们背后的所有人,人赃并获!”
“我要在全天下人面前,公开审判他们!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谁,才是真正的‘国贼’;谁,才是真正的‘叛国者’!”
小石头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他的目光,从南京,一路移动到山东,在那条蜿蜒的运河线上,重重一点。
一场无声的战争,已经布下了战场。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