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北,一处名为“静思园”的幽静宅院的高楼之上。前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正举着一具精美的德制黄铜望远镜,沉默地、一动不动地望着江面上那支遮天蔽日的庞大舰队。
那望远镜,是去年顾昭派人送给他的“礼物”,让他可以“聊解寂寞”。而此刻,他却用这份礼物,亲眼目睹着那个推翻了他整个王朝的男人,正率领着一支比他毕生所见过的、任何一支军队都更加强大、更加令人生畏的力量,去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他的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没有了最初的怨毒与不甘,只剩下一种深入骨髓的、彻底的认命。以及,一丝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仿佛隔着一个世界的、复杂的羡慕。他知道,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气象,是他,是大明历代先皇,都从未曾拥有过的。
而在码头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一个穿着共和国外籍军事顾问团制服的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正拿着一支笔,飞快地在他的日记本上书写着。
他,正是几年前被派往西方游说,如今却主动申请、以“顾问”身份随军出征的英国军官,爱德华。
他看着眼前这山呼海啸般的盛况,看着那艘名为“中华”号的钢铁巨兽,感受着这个东方帝国所迸发出的、令人战栗的能量。他在日记中,用略带颤抖的笔迹写道:
“上帝啊,我从未想过,会亲眼目睹如此景象。这不是一次远征,这是一整个民族的意志,凝聚成了钢铁与烈火,向前滚动。我即将要见证的,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而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在经历了凤凰涅盘之后,如何去征服另一个自诩强大的西方帝国。历史的流向,或许将从今天开始,发生偏转。”
吉时已到。
旗舰“中华”号上,一面巨大的、崭新的黑虎共和国国旗,在主桅杆上缓缓升起。
顾昭走到了舰桥上的一个特制麦克风前。这套由军工研究部研发的、覆盖全舰队所有舰船的有线广播系统,能让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递到每一名即将出征的士兵耳中。
短暂的电流声后,顾昭那沉稳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响彻了整支舰队。
“共和国的士兵们!”
所有舰船的甲板上,原本还在喧闹的士兵们,瞬间肃静下来,昂首挺胸,聆听着他们最高统帅的训话。
“在我们的南方,在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洋上,我们的舰队,用坚船利炮,教会了那些远道而来的欧洲人,什么叫做‘东方的秩序’!”
“今天,在我们的北方,在即将被冰雪覆盖的无尽雪原上,我们,将要用我们手中的步枪和刺刀,去教会另一个自诩文明的白色帝国,什么叫做‘神圣的边界’!”
他的声音,通过广播,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
“记住!我们的背后,不是帝王将相的亭台楼阁,而是我们勤劳质朴的亿万同胞,是我们工厂里永不停歇的轰鸣,是我们刚刚用鲜血和信用扞卫住的、这个新生的共和国!那里,有我们的父母妻儿,有我们未来的一切希望!”
“而在我们的前方,是无尽的雪原,是莽莽的林海,是等待着我们去解放的土地,是那些正在雅克萨的孤城里,用生命为我们守住最后尊严的兄弟袍泽!”
“此战,不为一人一姓之江山,不为虚无缥缈之荣耀!为我中华民族,开拓生存之空间!为我子孙后代,奠定万世之太平!”
他深吸一口气,发出了最后的、雷霆万钧般的怒吼。
“出发!”
“呜——!”
悠长而又雄浑的汽笛声,再一次响彻天地。
庞大的舰队,在漫天的旗帜和民众震天的欢呼声中,如同苏醒的巨龙,缓缓地驶离了码头,调整航向,汇入了宽阔的长江主航道,向着那通往无垠大海的东方,破浪而去。
而在数万里之外,遥远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那座洋葱头顶的宫殿之内。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刚刚收到了叶罗费·哈巴罗夫派人送来的、经过了无数夸大和粉饰的“捷报”。报告中声称,他已经击溃了明国人的主力,将他们的前哨站围困得水泄不通,“大胜”就在眼前。
兴奋的沙皇,正和他的大贵族(波雅尔)们,围着一张粗糙的西伯利亚地图,兴奋地讨论着该如何瓜分传说中富饶无比的“契丹国”,该册封谁为新的“阿穆尔公爵”。
他们谁也不知道,一场足以将他们整个东方梦想彻底碾碎的、来自另一个维度的钢铁风暴,已经启航。
镜头,从顾昭在舰桥上那张被江风吹拂、坚毅无比的侧脸上,缓缓拉向高空。越过了庞大无匹的钢铁舰队,越过了依旧在欢呼沸腾的、无比繁华的南京城,掠过共和国腹地那些纵横交错的农田、城镇与冒着黑烟的铁路,最终,停留在了一张悬挂于最高国务委员会作战室墙壁上的、巨大的世界地图之上。
代表着共和国势力的红色,已经牢牢地覆盖了整个东亚大陆和广阔的南洋群岛。而现在,一支无比粗壮、无比坚定的巨大红色箭头,以南京为起点,跨越长城,跨越辽东,坚定不移地、狠狠地刺向了地图上那片广袤无垠、代表着沙皇俄国势力的、冰冷的西伯利亚!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