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同一块厚重的黑绒,将整个汉城紧紧包裹。城外,多尔衮的“正白旗”与大明海军陆战队已经完成了营地的部署,无数营火在风雪中明明灭灭,如同一只只窥伺着猎物的眼睛,沉默而充满压迫感。肃杀之气仿佛凝结成了实质,越过高耸的城墙,沉甸甸地压在城内每一个人的心头。
城内与城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驻守在汉城的八旗兵卒和那些死忠于豪格的朝鲜军官们,如同惊弓之鸟,在刺骨的寒风中徒劳地加强着城防,他们脸上的恐惧,比这冬夜的严寒更加刺骨。而在那些朱漆大门、高墙深院的府邸之内,一股压抑了太久的暗流,正在以一种决绝的姿态,汇聚成足以颠覆一切的洪涛。
领议政金尚宪的府邸,书房内只点了一盏孤灯。灯火摇曳,将他苍老而清瘦的身影投射在背后的书架上,那上面摆满了经史子集,但此刻,这些圣贤书却给不了他丝毫的慰藉。他已经在这窗前站了整整一个时辰,目光穿透风雪,死死地盯着城外那片延绵的火海。
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自从豪格率领残部渡江而来,名为“协防”,实为鸠占鹊巢,整个朝鲜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与黑暗之中。豪格的暴政,比之当年的倭寇与后金,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榨取朝鲜的民脂民膏,豢养他那支日渐萎靡的败军;他废立君主,安插亲信,将朝鲜的朝堂变成他的一言堂;他甚至强征朝鲜的子弟,编入军队,去为他毫无希望的复国大梦充当炮灰。
对于金尚宪这样一生都以“事大明”为信念,将华夏视为文明宗主的士大夫而言,这不仅仅是国仇,更是对道统的背叛,是对文明的亵渎。他曾试图以死相谏,却被豪格以其家族性命为胁,苟活至今。活着,便成了他唯一的武器,他隐忍,他串联,他等待,等待一个足以一击致命的机会。
而今夜,机会终于来了。那面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的“明”字大旗,就是上天降下的启示。
“不能再等了。”金尚宪喃喃自语,那双浑浊但此刻却异常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然。他猛地转身,对着书房的暗格敲击了三长两短。片刻后,几位身着便服,但眉宇间都带着一股英武之气的官员和将领,从密道中鱼贯而入。他们是金尚宪这些年秘密联络的全部力量,是朝鲜仅存的,不愿屈服的骨血。
所有人到齐后,都将目光投向了金尚宪,等待着他最后的决断。空气紧张得仿佛要凝固,只能听到窗外呼啸的风声和众人沉重的呼吸声。
金尚宪环视着眼前这些或激动、或紧张、或期待的面孔,他没有说任何多余的废话,而是用一种缓慢但无比清晰的语调,说出了那句在心中演练了千百遍的开场白。
“诸位!”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晨钟暮鼓,振聋发聩。“我朝鲜立国数百年,奉大明为宗主,衣冠文物,皆习华风。然自豪格此贼窃据国祚以来,君王被囚,百姓受难,宗庙社稷危在旦夕!我等身为食朝廷俸禄之臣,岂能坐视此贼,将我朝鲜数百年江山,拖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我金尚宪可以死,但我朝鲜的国统不能绝!华夏的道统不能在此断送!今夜,镇国公顾昭殿下亲率天兵,已兵临城下,这既是我等的死期,亦是我朝鲜的生机!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正在今夜!”
他向前一步,苍老的身体里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声音陡然拔高!
“诸位!我等不能再坐视此贼窃据我国祚!今夜,天兵已在城外,我等当效仿古之义士,行‘反正’之举,开门迎王师,光复我朝鲜江山!诛灭国贼,以谢国人,以慰先王在天之灵!”
一番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悲壮与决绝。在场的一名武将,兵曹判书李莞,当即单膝跪地,慨然应诺:“领议政大人!末将早已不堪此辱!只等大人一声令下,我手下三千忠义之士,愿为前驱,取那豪格留守国中亲信之首级!”
“好!”金尚宪的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李将军,你的任务,是立刻控制宫城,将伪王以及豪格留下的家眷全部‘保护’起来,记住,是保护,他们将是我们献给镇国公的最好礼物!同时,在景福宫的庆会楼之上,点燃三堆烽火,以为号令!”
“领命!”
他又转向另一位官员,汉城府判尹崔鸣吉,此人原本是主和派,但豪格的所作所为早已让他彻底失望。
“崔大人,你即刻发动府内所有忠于我等的吏员,配合李将军的军队,迅速控制城中各处要道与武库,清除城中尚在犹豫和抵抗的八旗余孽。记住,动静要快,要狠,切不可给他们反应之机!”
“下官遵命!”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一个年轻人身上,那是他的长子,金景明。
“景明,”他的声音里多了一丝父亲的温情,但更多的是家国大任的沉重,“为父将最关键的任务交给你。你带上府中所有家丁死士,不惜一切代价,夺下南大门!然后,用我们约定好的灯号,向城外的大明王师发出信号。我朝鲜的国门,将由我金氏之子,亲手为王师打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