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共和国的腹地,正因为《退役军人保障法》与《劳工保护法草案》的出台,而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社会结构性重塑之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西伯利亚冰原上,另一场决定着世界未来格局的宏大叙事,也正无可逆转地,走向其最终的、也是最辉煌的篇章。
随着那位如西伯利亚棕熊般顽固而凶悍的拓殖者统帅,哈巴罗夫,在决战中被神机炮阵的集火轰杀成齑粉,他所率领的沙皇俄国西伯利亚远征军,便彻底失去了他们最后的灵魂与脊梁。这支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军队,在失去了统一指挥之后,迅速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与恐慌之中,如同一群被斩去了头颅的巨蟒,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徒劳而绝望地扭动着身躯。
顾昭没有给他们任何喘息和重整旗鼓的机会。
一张由十五万共和国大军所组成的、以钢铁和火药织就的巨网,在广袤的黑龙江流域,骤然收紧。以王五的龙骑兵军团为游动的铁钳,以秦良玉的白杆兵山地军团封锁南方的山林退路,顾昭亲率的中军主力,则如同一座无可撼动的移动山脉,从正面发动了碾压式的总攻。
那是一场与其称之为“决战”,不如称之为“围猎”的战争。
面对着共和国军队那如同精密机械般运转的、令人窒息的线列步兵方阵,面对着那足以撕碎一切防御的、毁天灭地般的炮火轰鸣,以及那些从两翼席卷而来、装备着短管燧发枪的龙骑兵洪流,陷入分割包围的俄国军队,所能做出的,仅仅是断断续续的、毫无章法的最后抵抗。
最终,在距离雅克萨城不足百里的一处开阔河谷地带,俄国远征军的最后主力,被彻底全歼。那位接替哈巴罗夫指挥、出身高贵、须发皆白的老公爵,在亲卫队尽数战死之后,失魂落魄地,从战马的尸体旁站起身,向着迎面而来的共和国骑兵,递出了他那柄象征着沙皇荣耀的指挥刀。
惨败的消息,如同西伯利亚最酷烈的寒流,跨越千山万水,吹抵莫斯科。整个克里姆林宫,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震动之中。沙皇阿列克谢,这位曾经梦想着要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的君主,终于痛苦地意识到,他的东方,出现了一个他绝对无法战胜的、恐怖的对手。
在经历了数日绝望而激烈的宫廷争吵后,一份由沙皇亲自签署的乞和国书,被一支新的使团,用最快的速度,送往了那片已经成为俄国人噩梦的东方战场。他们被授权,可以答应对方提出的任何条件,只为换取卑微的和平,以及保住沙皇在乌拉尔山以西的最后颜面。
然而,当俄国使团,满怀屈辱与忐忑地抵达顾昭的大营,请求递交降书时,他们却得到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冰冷而强硬的回复。
顾昭,拒绝在温暖的营帐里,私下接受他们的投降。
他通过传令官,向俄国使者和那位被俘的公爵,下达了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三日之后,他将在雅克萨城的废墟之上,举行一场祭祀天地的盛大典礼。他们必须当着数十万共和国大军、以及所有被征服的西伯利亚各族代表的面,向着在雅克萨围城战中牺牲的数千名共和国英灵,也向着他本人,献上沙皇的降书。
这已经不是一场单纯的受降仪式,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旨在向全世界宣告一个新秩序诞生的政治宣示。
三日后,雅克萨。
曾经的城堡,已然化为一片断壁残垣,但所有的废墟,都已被清理干净,地面被重新铺上了一层从黑龙江里取出的、厚厚的冰砖。
天气极度严寒,滴水成冰,天空却呈现出一种西伯利亚冬季特有的、万里无云的、纯粹的湛蓝色。十五万名共和国将士,组成了上百个巨大的钢铁方阵,从雅克萨城的脚下,一直延绵到遥远的地平线的尽头。他们身着崭新的黑色军服,手中的燧发枪上的刺刀,在清冷的阳光下,汇成了一片望不到边际的、令人心悸的钢铁森林。
在所有方阵的最前方,一座用积雪和冰块垒砌而成的、高达九丈的巨大祭台,巍然耸立。祭台的最顶端,没有象征着皇权的龙椅,只有一个用一整块从黑龙江冰层深处,开采出的、巨大而晶莹剔透的万年玄冰,所雕刻而成的、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王座”。
王座之后,那面在雅克萨围城战中,被炮火轰击得千疮百孔、甚至还带着干涸血迹的黑虎战旗,正迎着凛冽的寒风,猎猎作响。
气氛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百战余生之后,铁与血熔铸而成的、令人窒息的荣耀与威严。
顾昭身披一件由整张黑熊皮制成的、厚重的黑色大氅,顺着祭台的台阶,一步一步,沉稳地向上走去。他每走一步,下方十五万大军的胸膛里,就发出一声整齐划一的、用兵器顿地的闷响,仿佛是大地为他的登临,而发出的心跳。
当他最终站定在祭台之巅时,那位在围城战中幸存下来的、脸上还带着一道狰狞伤疤的雅克萨守城营长,代表着全体北方将士,双手捧着一个托盘,单膝跪在了他的面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