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杨一宁从小到上高一,早就习惯了自己有两个妈一个爸,妈常见,爹不常见。汤容容经常抱怨杨书逸工资是固定的,但是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没白没黑的忙,顾不上家和闺女。
两个妈比较起来,杨一宁更喜欢蒋依依一些,毕竟管教起孩子来,蒋依依有些尴尬,对杨一宁她既不能打也不能骂,但是恰恰这一点很得杨一宁心,她一度认为蒋妈是因为喜欢自己,才不要孩子的。
自从内蒙古饭店食堂和市局后勤处搞了一年一度的警民鱼水情大联欢后,饭店领导对于汤容容的考勤就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方式,爱来不来,不来拉倒,反正工资照发,补贴也不会差。在郊区,市局后勤处和各个人民公社联合种植养殖的各类荤素食材中,内蒙古饭店能以很好的价钱分得一杯羹,都要感谢汤容容。
1968年在蓝靛厂找到肉联厂冷库挂尸案三个人头和那个女尸的身份材料后,杨书逸找到局长,一再建议把这次的功劳都给张建国和他以前刑警队的兄弟们,他表示自己以后就踏踏实实在后勤处好好干,杨书逸知道要不是张建国这小子灵光一现,肉联厂冷库挂尸案就不会最后结案。
然而局长却不这样想,就像杨书毅的二等功,是他亲手擒获许庆敏和小聋哑,现场还挂着一具女尸换来的,这种功劳。不是和张建国在办公室向杨书毅比划手语提供线索破案能比的。
立功需要的是实打实的事迹,即使张建国提供了线索,但是找到人头是集体的贡献,再者说张建国还年轻,太早收获奖励,对他本人不算好事,公安局是个集体,凡事要从大面去考虑。
其实杨书逸也明白这个理儿,他就是觉得不给张建国点儿奖励,很对不起这小子。于是杨处下狠心,在一个下班后的晚上,带着小张去了东来顺。为啥不去全聚德呢?杨书逸要是带着汤容容吃饭,一定会去吃烤鸭,那是因为汤容容喜欢这口。杨书逸自己喜欢吃涮羊肉,和谭笑七一样。
那个时候虽然形势严峻,但是东来顺依然营业,那时的涮羊肉总店还是位于王府井大街,但牌子不是东来顺了,叫“民族餐厅”。
说实话,如果不是打着能报销的念头,杨书逸就会在自家小院请张建国吃这顿饭了。
最关键的是,杨处也馋肉了,很馋。
民族餐厅因为形势的变化和食材供应的匮乏,供应的大多是大锅饭形式集体性用餐。但是作为百年老店,内涵还是有的。杨书逸提前一天打电话去餐厅找经理老秦,第二天上午杨处再去电话时,那边的老秦对着虚空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告诉杨处一切已经安排妥当。
这时的东来顺,也就是民族餐厅,店内的传统装饰已然都被撤除,像什么匾额啦雕花啦书画啦,取而代之的是标语,宣传画等等。
市局到王府井大街并不远,两脚油就到,车子停在餐厅门口时,老秦已经在门前等,看见杨处下车,俩人就熟络地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掌,然后响应二十年后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歌,手拉手走进民族餐厅后院的一个很隐蔽的房间,跟着走进来的张建国看着这间满是民族风情的包间,似乎回到以前自己还是个小豆包时跟在父亲屁股后边来吃涮羊肉的情景。已是十年过去,一切恍如隔世。
老秦亲自照顾他俩,一趟趟地端来肥瘦均匀的羊肉片,色泽分明的装着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的调料的小碗,青菜,豆腐,海带,和刚切碎的一盘泛着香气的香菜末和葱花,两瓶二锅头,然后小烟囱冒着火花的铜锅端上桌,里边的白汤带着葱块和姜块即将沸腾。张建国疯狂地吞咽着口水,恨不得一口一盘肉,全都包圆。
布好盘子,老秦在杨处耳边叨咕二句,然后起身说尽管吃,我上午进了两头羊,酒管够,昨天刚去牛栏山拉回来一车二锅头和精馏。”
杨处礼貌地对着老秦一点头,告诉张建国说“别客气,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于是张建国这个正值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年纪的年轻警察,开始了疯狂吃肉之旅,当他觉得吃的略微有一点满意时,桌上六盘肉他单个吃下去四盘,杨处才一盘半。
张建国倒满两个一两盅,对着杨处一敬“杨处,您随意,我干了,有什么话您尽管问,我绝对不隐瞒!”
杨书逸发觉自己越来越喜欢这小子了,因为他的机灵,跟这种人说话,不费劲。
二
七十年代初,每次谭笑七带着孙农去幸福大街的崇文区工人俱乐部看电影,正片前都会放起一首女中音唱的歌曲,跟后来的关牧村的声线很像,【医疗队员到坦桑】,前奏不长,谭笑七不喜欢那种五分钟的歌,三分钟前奏的作品,起急。
“医疗队员到坦桑,远航万里送医忙,老人家的教导记心上,救死扶伤走四方。”
如果那时汤容容也去工人俱乐部看电影,听到这首歌时,她会觉得其意境可以和婚后的蒋依依和自己家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半边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半边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