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了,无声无息的,后来便渐渐显露了行迹,先是晨起时的一丝凉意,继而便是那树梢头微微泛黄的叶子,人们尚在夏天的余热中徘徊时,秋天已经不声不响地侵入天地之间。
上中学时,谭笑七最喜欢的短文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这是郁达夫的经典之作,虽然以“秋”为脉络,却远超季节本身,成为文化怀旧与生命哲思的载体,以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写出了秋的“清”“静”和“悲凉”,将个人漂泊感和家国之忧浸入景中,北平的秋成为故国文化的象征,让秋景成为那一代知识分子乱世中精神家园的投射。
通过郁达夫对北方秋味的极致推崇,谭笑七感受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视角和文化认同,郁达夫对比南北之秋,强调北方秋日的浓烈和深刻,暗含对士大夫雅趣消逝的隐忧,秋槐,衰草,秋雨,闲人,这些意象共同编织出一幅古典中国的精神画卷。
忘了说了,在开业典礼上,魏汝之设法请来了香港那位谭总本家的校长,一曲【爱在深秋】得到了无数观众的拍手,为开业仪式增色不少,引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谭笑七也习惯故都的秋,来到海市后,对于秋天的感觉是一年淡于一年,南方的气候就是这样,譬如海市,一年只有两季,旱季和雨季。以前听关于援越抗美的新闻时总是能听到这样一个名词,“旱季攻势”,后来谭笑七独自去越南,泰国,柬埔寨旅游时,能深切体会到所谓旱季和雨季之分,那上一个没有秋天的地方。
比较起来,北京的秋天要比海市的秋天来得深刻,爽朗和清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例如智恒通公司,收获了股票增发,和增发次日上冲高位,连续三天冲高够,第四天场外黑手作妖,把智恒通的股价连续疯狂打压,慌的邬总给海市22号大楼的谭笑七打电话询问对策。
此时北京智恒通在京正在进行四个大项目的协商合作,谭笑七告诉邬总说,前几天上扬得过分,缺口需要回补,这是股票技术的要求,不必大惊小怪。咱们公司以业绩说话,不必每天盯着股价去计较。但是可以投放给媒体一个消息,那就是智恒通第二家德国汽车销售中心将在深圳开工,股东分别是智恒通和新能源公司,先放出这个不痛不痒的消息,看看市场反应。于是邬总提醒说,我的好谭总,明天是周末。谭总说我知道啊,就是在周末放消息,看看周一钱景尧怎么兴风作浪。
只是谭笑七想不到,自己公司内部那些持有新能源股票的员工们麻了爪。
事实上当初给内部职工分发股票时,谭笑七就强调过,所有员工分得股票暂时记在公司股票账户上,所有人在本公司服务一年后才有资格获得股票。
但是有些只分得纸面股票一万股的员工开始“造反”,要求立刻拿到股票,否则他们将弃工不做,到周一时,这股势力已经有二十多人加入,当开盘后人数增加到三十人时,大多是清洁工,办公室文员,以及一些退伍兵。
他们一致请求面见谭总,得股票。
周末是谭笑七帮堂姐开心的时间,他在大院里砌了一个不小的虾池,让堂姐钓虾玩,听到公司内部有人造反的消息,心下暗喜。每家公司都需要定期不定期的翻腾一次,让底部的脏东西泛上来,这不就是个好机会吗,我还没去找机会,机会就主动来找我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千古真理。谭笑七觉得智恒通必须定期搞点小运动,扫清沉渣。
在期待中周一如约而至,谭笑七看着魏汝之呈上来的名单,不甚满意“怎么才这么点人?我记得光是退伍兵就有八十多人吧?”
智恒通保安的安保范围包括22号大楼,旁边的那块拍卖地皮的地面建筑,谭家大院,公司食堂,八十多人,三班倒,其实人手不算宽裕。
清洁人员同样负责这几个区域,还有公司宿舍楼荣泰楼的保洁,由二十多位本地妇女组成,每天清扫两遍,公司大楼一层和楼前停车场需要随时保洁,所以人手也不宽裕。
还有就是办公室文员,各个科室的职员,加起来有五十人之多。
算起来只有食堂的人最为精干,虽然工资高,拿到股票数量也多,但是这次闹事中,没有一位食堂的工作人员在闹事名单上。
谭笑七早就觉得招人太多,人浮于事,招呼魏汝之把新能源的烂仔们叫来五十人,负责维持会场,会场设在食堂门外,几十个烂仔狗视眈眈把闹事人员围在中间。
有些闹事的一看这个阵势准备临阵脱逃。,但是被烂仔们死死围住。
说起来这些烂仔们虽然平均拿到五万股股票,但是没一个闹事的,对于新能源公司,他们信心很足。关键是当初廖三民给他们上过股票启蒙课,一只股票上上下下很正常,最关键的是,你只要不炒股票,就不必在意一日一次的涨跌。
看着开始闹哄哄,然后安静下来的人群,谭笑七只恨这些人不争气,他们不知道一旦加入这个闹事行列,他们在家智恒通的前途就到了头。很多人以为就是闹闹而已,智恒通的待遇很好,他们以为闹完了还可以继续回大楼工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半边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半边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