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评注里的卓氏:同是“逆向选址”,抓“产业资源”比抓“便利”更长远
评注里的卓氏,跟萧何、任氏是“一路人”。卓氏祖上是赵国人,靠冶铁发家。秦朝灭赵后,把卓氏全家迁到蜀地,夫妻俩推着小车赶路。其他被迁的人,有点钱的都给官吏送礼,求着分到近一点的葭萌(今四川广元);唯独卓氏说:“葭萌这地方又偏又穷,我听说岷山脚下土地肥沃,有很多芋头(能当粮食,饿不死),而且当地人会织布,容易做买卖。” 最后主动要求迁到远一点的临邛(今四川邛崃)。
到了临邛,卓氏发现当地有铁矿,立马重操旧业冶铁,还搞贸易,最后富到“能跟诸侯国比财富”——这也是“抓核心资源”:不选“便利的地方”,选“有产业基础(铁矿、粮食、手工业)的地方”。
放到现在,就是某服装企业不选“租金贵的一线城市”,反而选“靠近面料产地的浙江桐乡”——既能降低原材料成本,又能快速拿到新款面料,最后靠“供应链优势”比一线城市的同行更有竞争力。
四、核心启示:想避开内卷,记住“3个不跟风”
萧何、任氏、卓氏的故事,说到底都是“不被表面热闹迷惑,抓本质资源”。不管是职场、创业还是投资,想不内卷、走得远,记住三点:
1.不跟风抢“短期红利”,找“长期刚需”
别人抢网红岗位、网红加盟、虚拟货币,你可以找“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的事”:比如养老行业(人都会老)、技能培训(人都要学新东西)、刚需物资供应链(人要吃穿用)——这些不会像网红风口一样说没就没。
2.不跟风囤“可替代品”,抓“不可替代资源”
金银、流量、短期订单,这些都是“可替代的”(你有我也能有);但信息数据、核心专利、产业资源,这些是“不可替代的”(你有别人难复制)——抓不可替代的,才能有“护城河”。
3.不跟风“图便利”,选“有根基的地方”
找工作不只看“工资高”,看“能不能学到核心技能”;创业不只看“地方近”,看“有没有产业配套”;投资不只看“回报快”,看“有没有需求支撑”——有根基的事,才稳得住。
【原文】萧何 任氏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人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宣曲任氏;其先为督道仓吏。秦之败也,豪杰争取金玉,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荣阳,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
(评:二人之智无大小,易地则皆然也。又蜀卓氏,其先赵人,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之蜀,夫妻推辇行。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陋薄,吾闻氓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芋也)。至死不饥,民工作布,易贾。”乃求远迁,臻之临邛,即铁山鼓铸,运筹贸易,富至敌国。其识亦有过人者。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