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宗道:诚实是“长期信任的敲门砖”
宋真宗时期,鲁宗道当“渝德”(负责皇室子弟教育的官)时,有次真宗突然派使者召他入宫。使者到他家门口,左等右等不见人,过了好一会儿,鲁宗道才从“仁和肆”(当时的酒馆)喝酒回来,脸上还带着点酒气。
使者赶紧先进宫跟鲁宗道约好:“等下皇上要是问你为啥来这么晚,咱得找个借口啊,比如‘家里有急事’,不然你肯定要受罚!”鲁宗道却摇头:“不用找借口,就跟皇上说实话。”使者急了:“说实话你会得罪皇上的!”鲁宗道淡定说:“喝酒是普通人都有的常情,没什么大不了;但骗皇上,那可是臣子的大罪——两害相权取其轻,肯定要选说实话啊。”
使者没办法,只能按鲁宗道的话回复真宗。真宗果然问鲁宗道:“你身为朝廷官员,怎么还私下跑去酒馆喝酒?”鲁宗道赶紧认错,还实诚解释:“皇上,臣家里穷,连像样的喝酒器皿都没有,酒馆里啥都有;刚好有老家的乡亲远道而来,我就请他去酒馆喝了几杯。而且我特意换了便装,街上没人认出我是官,没给朝廷丢脸。”
真宗听完不仅没生气,反而笑了:“你倒是实诚!不过你身为宫臣,还是要注意点,别被御史弹劾了。”从这以后,真宗特别看重鲁宗道,觉得他为人真实可靠,是能委以重任的人。
【管理智慧】
一、鲁宗道的“诚实逻辑”:不是傻实在,是算透“撒谎的代价比犯错大”
鲁宗道敢跟皇帝说实话,不是没脑子,而是把“犯错”和“撒谎”的账算得明明白白。他的思路拆开来,放到现在职场就是“反套路生存法”——不靠找借口蒙混过关,靠诚实赢信任,比耍小聪明走得更稳。
1.先认“错的本质”:喝酒是小过,撒谎是大错
鲁宗道知道“私入酒家”顶多算“行为不严谨”,但“欺君”是触碰底线的大罪——一旦撒谎被戳穿,不仅丢官,还会彻底失去皇帝的信任;说实话虽然可能挨骂,但至少守住了“不骗上级”的底线。就像现在职场里,迟到是小错,找“堵车”“闹钟坏了”的借口撒谎,一旦被领导发现(比如看到你朋友圈早上晒的咖啡),反而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比迟到本身更严重;
2.再给“实诚的细节”: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么做”,不是为自己狡辩
鲁宗道没只说“我喝酒了”,还补充“家里穷没器皿”“换了便装没丢脸”——这些细节不是找借口,是让真宗知道“我不是故意违规,是有合理原因,还尽量没给朝廷添麻烦”。就像现在职场里,做错报表后,别说“我算错了”,而是说“我昨天帮同事处理突发问题,报表最后核对时没注意到公式错了,现在已经改好,还加了双重校验,以后不会再犯”——既诚实认错,又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态度”;
3.最关键:诚实是“长期信任的敲门砖”
鲁宗道知道,皇帝要的不是“从不犯错的完美官员”,而是“犯错后不隐瞒、可信任的官员”——毕竟没人不犯错,但撒谎的人永远让人放心不下。就像现在领导更愿意重用“做错事敢承认、能改进”的员工,而不是“永远没过错、却总找借口”的员工。
二、当代“鲁宗道式诚实”案例:不找借口不甩锅,如实说反而赢信任
鲁宗道这招“诚实应对过错”,现在职场里特别好用——遇到“犯错被抓包”的情况,不用慌着找借口,如实说明情况+表态度,反而能扭转印象,比瞎编理由强百倍。
案例1:市场部员工“因帮客户迟到”,如实说反而被表扬
某公司市场部的小张,负责跟进一个大客户,约定周一早上9点给客户送合同。结果周日晚上客户突然说“合同里有个条款要改,不然周一没法签”,小张连夜帮客户改合同、重新打印,忙到凌晨3点,周一早上睡过了头,迟到了1小时。
领导问小张“为啥迟到”,同事都劝他“说堵车就行,别提客户的事,免得领导觉得你多管闲事”。小张没听,如实说:“王总,我周日晚上帮XX客户改合同到凌晨3点,早上没听见闹钟,所以迟到了。合同已经送过去了,客户今天就能签,我还跟客户约了周三再上门拜访,确认后续执行细节。”
领导不仅没骂他,反而说:“你做得对!客户的事是急事,迟到可以理解,还能主动跟进后续,比按时到却搞砸客户的事强多了。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提前跟我打个招呼,我给你调个假。” 后来这个客户成了公司的年度大客户,小张也因为“靠谱、诚实”被提拔成了客户主管——小张没找借口,靠实诚赢了领导信任,这就是鲁宗道的思路:诚实不仅不挨骂,还能体现你的责任心。
案例2:实习生“做错报表不隐瞒”,主动改反而被留用
刚入职的实习生小李,帮财务部门做月度销售报表时,因为没搞懂“返现金额是否计入营收”,导致报表数据错了20万。小李发现后,没想着“偷偷改了不吭声”,反而主动拿着报表找财务主管:“张姐,我刚才核对时发现报表错了,返现金额应该扣除,但我一开始没算对,现在已经重新算好了,还列了核对步骤,您再看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