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看着报表,又想了想合作的事,最后放弃了划钱的念头。后来东南亚合作成了,公司年营收涨了30%,老王特意在会上夸老陈:“多亏老陈守住了钱,不然咱们就错过大机会了!”——这就是张承业“守公财”的现代版:不是不给领导面子,是帮领导看清“私用公款的代价”。
三、两人的共同智慧:不是“抗命硬刚”,是“以公为先,有理有据”
古弼和张承业看似“敢怼皇帝”,其实不是瞎硬扛,而是抓准了“君主也怕‘丢大局’”的核心——他们的拒绝都带着“清晰的利弊分析”,让君主明白“我不是跟你作对,是帮你保江山”。这背后藏着3个关键逻辑:
1.先辨“公私优先级”:国家/企业核心需求>个人一时痛快
古弼把“防外敌”放在“皇帝打猎”前面,张承业把“拓霸业”放在“皇帝玩乐”前面——这就像职场里,“公司应急需求”要比“领导私人需求”优先,“业务发展资金”要比“短期福利”优先;
2.拒的时候“不甩脸”,讲清楚“为什么不能给”
古弼没说“就是不给肥马”,而是说“肥马要备军,丢了疆土更糟”;张承业没说“就是不给钱”,而是说“钱花光兵散,江山没了”——拒绝时不否定领导,只摆利弊,让领导自己做选择;
3.“担责不推锅”:出了事我扛,不让下属/同事背锅
古弼跟下属说“罪自我,卿等无咎”,张承业说“非为子孙,但受先王顾命”——敢做决定,也敢担责任,这种“有担当的拒绝”,比“怂着答应最后捅娄子”更让领导信任。
四、当代启示:职场中“公私分明”,记住这3步不踩坑
不管是做采购、财务,还是普通岗位,想学到古弼和张承业的智慧,遇到“领导私用公资源”的情况,别慌,按这3步来:
1.先算“公私账”:搞清楚“私用会丢什么”
领导要私用公款/公资源,先想“这会影响公司什么核心事”(比如合作黄了、应急出问题),把“损失”列清楚,比空说“不行”管用;
2.拒的时候“给替代方案”:别只说“不”,要说“怎么行”
古弼没给肥马,但给了瘦马(没让皇帝猎不成);老陈没让老王划公款,但给了“股东分红”的方案——拒绝时给个“折中办法”,领导更容易接受;
3.担责不邀功:事成了不抢 credit,事坏了自己扛
古弼没说“是我保住了肥马”,张承业没说“是我守住了国库”——做好该做的,不邀功,反而更容易被领导记在心里。
【原文】古弼 张承业
魏太武尝校猎西河,诏弼以肥马给骑士。弼故给弱者。上大怒,曰:“尖头奴,敢裁量我!还台先斩此奴!”时弼属尽惶惧,弼告之曰:“事君而使君盘游不适,其罪小;不备不虞,其罪大。今北狄南虏,狡焉启疆,是吾忧也。吾选肥马以备军实,苟利国家,亦何惜死!明主可以理干,罪自我,卿等无咎。”帝闻而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弼头尖,帝尝名之曰“笔头”,时人呼为“笔公”。
后唐庄宗尝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张承业主藏钱,不可得。(边批:千古第一个内臣。)庄宗置酒库中,酒酣,使其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币马为赠。庄宗指钱积,(边批:意在此。)语承业曰:“和哥(继岌小字)乏钱,可与钱一积,安用带马?”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得私。”庄宗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敕使,非为子孙,但受先王顾命,誓雪国耻,惜此钱,佐王成霸业耳!若欲用,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因持庄宗衣而泣。乃止。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