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社区主任“拒表彰会守封控”,居民口碑比奖状值钱
疫情期间,某社区主任张姐正忙着封控:组织居民做核酸、给老人送药、帮上班族送快递,每天睡不了4小时。这时候街道办打电话,让张姐去开“优秀社区工作者”表彰大会,说“您是重点表彰对象,必须亲自来领奖”。
张姐想都没想就拒绝:“现在社区封控正是关键时候,我走了没人统筹,居民要是没饭吃、没药用,出了问题谁负责?表彰会让副主任替我去就行,我得留在这!”
后来封控结束,居民们特意给张姐送了面锦旗,上面写着“居民的定心丸”;还有居民在社区群里说:“张姐没去领那奖状,却在咱们心里赢了‘最好的奖’!”——这和季本“拒御史守关”的逻辑一样:别人给的表彰再风光,也没自己该担的责任实在。
三、评注的“戳心话”:多数人选“美事”避“苦事”,季本的取舍才显珍贵
评注里说:“科场是美事啊,别人抢都抢不到,谁愿意放着轻松露脸的事不干,去干守关这种苦差事?那些遇到事就挑轻松的、躲麻烦的,看到季本这做法,真该羞愧到出汗!”
这话放现在也戳心:很多人遇到“评优、表彰、露脸会”和“紧急项目、辛苦差事”,会下意识选前者——因为轻松、有面子;但真正靠谱的人,会像季本一样选后者——因为他们知道,“面子事”只能爽一时,“责任事”才能保长远。比如:
有的员工为了参加“优秀员工”评选,把没做完的工作推给同事,结果同事出错,项目延期;
有的干部为了去开表彰会,把乡村振兴的事丢在一边,结果村里的农产品烂在地里——这些人看似“得了好处”,其实丢了更重要的责任和信任。
四、核心启示:想“拎得清”,记住季本的3个“不糊涂”
季本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不糊涂地分轻重、不糊涂地算风险、不糊涂地担责任”。不管是职场、社区,还是生活里遇到选择,想做到“不捡芝麻丢西瓜”,记住这三点:
1.不糊涂地“选美事还是苦事”:先看“哪个是根本”
遇到选择,别先想“哪个轻松、哪个有面子”,先想“哪个丢了会出大问题”——比如守关丢了会丢福建,漏洞丢了会丢客户,封控丢了会丢居民安全;
根本的事再苦也得扛,美事再香,能放就放。
2.不糊涂地“拒上级还是拒责任”:理由要站在“大局上”
季本拒御史,不是说“我不想去”,是说“去了会误国家事”;老李拒评优,不是说“我不想要奖”,是说“去了会丢客户”;
拒的时候别谈“个人意愿”,要谈“大局损失”,上级反而会理解你。
3.不糊涂地“要名声还是要实在”:责任扛住了,名声自然来
季本没去科场,却赢了“拎得清”的名声;老李没去评优,却赢了客户和老板的信任;
靠“美事”赚的名声是虚的,靠“担责任”赚的名声才是实的,能走得更远。
【原文】季本
季本初仕,为建宁府推官,值宸濠反江西,王文成公方发兵讨之。而建有分水关,自江入闽道也。本请于所司,身往守之。会巡按御史某以科场事檄郡守与本并入。守以书趣本,本复书曰:“建宁所恃者,唯吾两人。兵家事在呼吸,而科场往返动计四旬。今江西胜负未可知,土寇生发叵测。微吾二人,其谁与守?即幸而无事,当此之际,使试录列吾两人名,传播远迩,将以为不知所重,贻笑多矣。拒违按院之命,孰与误国家事哉!”守深服其言,竞不往。(边批:此守亦高人。)
(评:科场美事,人方则得之,谁肯舍甘就苦?选事避难,睹此当愧汗矣!)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