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听了觉得在理,就改了方案。分享会上,现任销售听得特别认真,还主动跟张哥请教问题;荣誉墙贴出来后,大家路过都会看,没人再抱怨,反而更有干劲了——这就是李泌“修旧祠代替京城立庙”的现代版:纪念古人/老人,别搞“冷落今人的形式主义”,要搞“能帮到今人的务实操作”。
案例2:社区不搞“拜神祈福”,改“邻里互助队”,既避迷信又解实际问题
某社区遇到疫情,有老人提议“请大师来社区做法事,祈福消灾”,还说要凑钱买香烛、搭法台。社区主任王姐(类似李泌)知道后,没直接反对,而是跟大家说:“阿姨叔叔们想‘保平安’的心意我懂,但做法事是迷信,不仅没用,还可能聚集人群,违反疫情防控规定。不如咱们把凑的钱用来搞个‘邻里互助队’:年轻力壮的帮老人买菜、送药,会用手机的帮老人预约核酸,大家互相帮忙,比拜神管用多了——您想啊,真遇到事,大师不会来帮您送药,但邻居会啊!”
老人们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放弃了做法事的想法,主动加入互助队。有位老人说:“以前觉得拜神心里踏实,现在帮邻居买菜、邻居帮我送药,才真觉得‘平安是靠互相帮出来的’。” 后来社区的互助队越办越好,疫情过后还保留着,帮大家解决换灯泡、收快递的小事——这和李泌“防巫风”的逻辑一模一样:别靠“虚的迷信”解决问题,要靠“实的互助、实干”,既避了风气跑偏的坑,又能真真切切帮到人。
三、核心启示:想“顾两头、不踩坑”,记住李泌的3个“不糊涂”
李泌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不糊涂地捧古人、不糊涂地搞形式、不糊涂地找折中”。不管是企业纪念老人、社区搞活动,还是职场处理“面子和实际”的矛盾,想做到“既圆对方心意,又护当下积极性”,记住这三点:
1.不糊涂地“捧古人/老人”:别冷落“当下干活的人”
纪念过去的人或事,先想“会不会让现在的人觉得‘不受重视’”;
就像德宗捧白起会寒将帅心,老板捧退休员工会寒现任心——要让“纪念”变成“激励现在的人”,而不是“打击现在的人”。
2.不糊涂地“搞形式”:别让“虚的场面”盖过“实的需求”
遇到想搞“立庙、铜像、法事”这类形式时,先问自己“这能解决实际问题吗?能帮到现在的人吗?”;
李泌知道“京城立庙”解决不了边疆防守,王姐知道“做法事”解决不了疫情送药——虚的场面再大,不如实的操作管用。
3.不糊涂地“找折中”:别硬怼,要“圆对方心意+避坑”
别直接说“你这不对”,要顺着对方的心意找“更务实的替代方案”;
李泌顺着德宗“纪念白起”的心意,建议修旧祠;老周顺着老板“感谢老张”的心意,建议开分享会——既没扫面子,又避开了风险,这才是真本事。
【原文】李泌
贞元中,咸阳人上言见白起,令奏云:“请为国家扞御四陲。正月吐蕃必大下。”既而吐蕃果入寇,败去。德宗以为信然,欲于京城立庙,赠起为司徒。李泌曰:“臣闻国将兴,听于人。今将帅立功,而陛下褒赏白起,臣恐边将解体矣。且立庙京师,盛为祷祝,流传四方,将召巫风。臣闻杜邮有旧祠,请敕府县修葺,则不至惊人耳目。”(边批:妥贴。)上从之。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