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刘大夏:守住“关键信息”,才防得住隐患!
熙宁年间,高丽派人来朝贡,经过的郡县都索要地图,所到之处官府都会绘制好送给他们。到了扬州,高丽使者又发文书要扬州地图。当时陈秀公担任扬州知州,就骗使者说想先看看两浙地区给他们的所有地图,好照着格式来准备扬州的。等所有地图都送过来,陈秀公把它们全堆在一起烧了,还把这事详细上报给朝廷。
冯梦龙点评:陈秀公是吸取了“前车之鉴”
宋朝初年,朝廷派卢多逊出使南唐后主李煜。卢多逊返程时,把船停在宣化口,派人告诉李煜:“朝廷要重新修撰全国的地理图册,史馆唯独缺少江东各州的资料。希望能各要一本带回去。”李煜赶紧让人抄写好送给他。卢多逊就这样掌握了南唐十九州的地理形势、驻军远近、人口多少,朝廷之后才产生了攻打南唐的想法。陈秀公烧掉地图,就是为了避免重蹈这个覆辙。
刘大夏:不改“老路线”,是怕留“新麻烦”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朝鲜请求更改朝贡路线。(注:因为建州女真经常在原路线上抢劫。)有个朝鲜出身的宦官帮朝鲜说话,大臣们大多打算同意。只有职方郎中刘大夏坚持反对,说:“朝鲜的朝贡路线,从鸦鹘关出辽阳,经过广宁,再到前屯,之后进入山海关,要绕着三四个重要军镇走,这是祖宗的深意。如果改走从鸭绿江直达前屯、山海关的捷径,恐怕会给以后留下隐患。”最终朝廷没同意朝鲜改道的请求。
冯梦龙点评:老规矩里藏着“安全考量”
刘大夏没只看“改道能避抢劫”的眼前好处,反而盯着“新路线绕开军镇”的潜在风险——祖宗设计迂回路线,其实是让朝鲜使团经过军镇,方便监管和保护,改走捷径虽然近,却可能失去这种监管,给边境带来不确定的麻烦。
就像现在有些“老规定”,看似麻烦,其实背后都有曾经踩过的坑、考虑过的风险,随便改动反而可能出问题。
【管理智慧】
一、陈秀:烧假地图防“战略偷窥”,不把家底随便露
陈秀不直接硬刚高丽要地图,反而用“仿造+焚烧”的操作,看似绕弯子,实则精准掐住了“国家核心信息安全”的命门——地图在古代是战略级情报,藏着山川、要塞、兵力分布,一旦给了真的,等于把“防守底细”露给别人,以后人家想打过来,就跟开了导航似的。他的思路放现在,就是“企业核心数据防泄密”,比直接拒绝更巧妙,还不得罪人。
1.核心逻辑:不给真信息,用“仿造”应付,守住底线
陈秀知道直接拒给地图会伤外交和气,但给真的又怕泄密,所以用“看两浙地图仿造”的借口,先稳住使者,再把没价值的假地图烧了——既没给真情报,又没驳高丽的面子。这就像现在企业遇到竞争对手上门“交流”,对方要“客户分布数据”“供应链布局图”,聪明的企业不会直接说“不给”,而是给“脱敏后的模拟数据”(比如把客户地址模糊化、供应链只标大类),既应付了“交流”的场面,又没露真家底。
2.评注的教训:卢多逊骗地图坑南唐,陈秀是“吃一堑长一智”
评注里提到宋初卢多逊出使南唐,骗南唐后主说“朝廷修地图,缺江东各州的,求给一本”,南唐后主没多想就给了。结果卢多逊拿着地图,摸清了南唐19州的兵力、户口、要塞,朝廷据此制定进攻计划,最后灭了南唐。陈秀正是吸取了这个教训——知道“核心信息一漏,后患无穷”,所以才不敢给真地图。就像现在有的企业没防住,把“产品研发进度”“成本核算表”泄露给竞品,结果竞品提前推出同款产品,还定了更低的价,自己反而被挤垮,这就是“没守住核心信息”的坑。
当代案例:科技公司“脱敏数据”应付竞品,守住客户资源
某 SaaS 公司(做企业管理软件的),竞争对手以“行业交流”为由,想索要“客户行业分布”“续约率数据”——这些数据要是给了,竞品就能针对性地找客户、定价格。公司市场总监没直接拒绝,反而说:“我们有最新的行业报告,里面有大概的客户分布趋势,不过具体数据涉及客户隐私,只能给脱敏版。” 最后给的报告里,客户只标“制造业、服务业”等大类,续约率只给“80%左右”的模糊值,没露任何具体客户信息。竞争对手没拿到有用的情报,交流结束后也没占到便宜,而公司的核心客户资源也保住了——这就是陈秀“烧假地图”的现代版:核心信息绝不给真的,用“没价值的仿造/脱敏信息”应付,既不得罪人,又守得住底线。
二、刘大夏:拒改贡道防“长期隐患”,不图一时方便
刘大夏反对改贡道,不是“守旧”,而是算透了“长期安全比短期方便重要”——原来的贡道绕着三四个军事重镇,看似远,实则有缓冲:一旦朝鲜或其他势力想借贡道搞事,沿途的重镇能及时拦截;改近道虽然能避女真抢劫,却没了缓冲,以后人家要是从这条近道打过来,直接就能冲到山海关,等于给家门口开了条“快车道”。他的思路放现在,就是“企业供应链/关键流程不轻易改短”,避免踩“短期方便、长期埋雷”的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