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本来还犹豫,听老王说“客户不丢、业绩稳涨”,就同意了。小张接岗后,继续沿用老王的“客户优先”策略,遇到客户有需求,哪怕加班也及时响应,核心客户一个没丢,还新签了3个大客户。要是老王没推荐小张,公司调个不懂外贸的人来,老客户肯定得流失——这和杨荣“荐自己人保大局”的逻辑一样:主动推荐跟自己思路一致的人接岗,才能保住之前的好规矩、好成果,比让外人来瞎折腾强太多。
三、评注的“扎心延伸”:不管是应对不满还是弹劾,都得先想“谁来替代”
评注里说“言官弹劾大臣,得先找到能替代他的人,而且替代者得比被弹劾的强、对国家有用,才算真忠心;要是只图自己出名,没找好替代者,还不如闭嘴”——这和杨荣的思路完全合拍:不管是“应对被嫌弃”还是“弹劾别人”,核心都不是“能不能把人弄走”,而是“弄走之后谁来接,能不能接好,对大局有没有好处”。
就像现在职场里,有人弹劾同事“效率低”,却没推荐“谁能比他效率高”,结果老板把同事调走后,没人能接他的活,导致项目停滞,弹劾的人最后还被领导骂“没脑子”;但要是像杨荣那样,先找好“能接活、思路对”的替代者,再提建议,既解决问题,又不耽误大局——这才是“真有脑子的应对,不是瞎折腾”。
四、核心启示:面对“替代危机”,记住杨荣的2个“不犯傻”
杨荣能稳控局面,关键是避开了“老臣被嫌”的两个大坑,这两点不管是职场老员工、部门主管,还是企业管理者,都能用:
1.不犯傻“硬刚对抗”:别跟“要换你的人”对着干,先顺着话茬抢主动权
遇到老板、上级暗示“你老了/团队不行了”,别急着辩解“我还能行”,先主动说“我推荐几个能扛事的人,您看看行不行”——顺着对方的话,把“找谁替代”的主动权抓在手里,总比被动等别人空降强。
2.不犯傻“瞎荐人”:推荐的必须是“自己人+能扛活”,别只看关系
杨荣推荐的曹鼐等人,既是“三杨阵营”的,又有能力;老周推荐的小李小王,既有新能力又懂团队——要是推荐“只会拍马屁、没能力”的人,不仅保不住大局,还会让自己跟着翻车。荐人得“又靠谱又同心”,才能真的控住局。
【原文】杨荣
王振谓杨士奇等曰:“朝廷事亏三杨先生,然三公亦高年倦勤矣,其后当如何?”士奇曰:“老臣当尽瘁报国,死而后已。”荣曰:“先生休如此说。吾辈衰残,无以效力,行当择后生可任者以报圣恩耳。”振喜,翌日即荐曹鼐、苗衷、陈循、高谷等,遂次第擢用。士奇以荣当日发言之易。荣曰:“彼厌吾辈矣,吾辈纵自立,彼其自已乎?一旦内中出片纸,命某人入阁,则吾辈束手而已。今四人竟是吾辈人,当一心协力也。”士奇服其言。
评:李彦和《见闻杂记》云:“言官论劾大臣,必须下功夫,看见眼前何人可代得。代者,必贤于去者,必有益于国家,方是忠于进言。若只做得这篇文字,打出自己名头,毫于国家无补,不如缄口不言,反于言责无损。”此亦可与杨公之论合看。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