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司帑找机会跟杨王解释,杨王奇怪地问他为啥这么做。司帑说:“他今天说您是王爷,明天说不定就乱加话,比如‘王爷有当皇帝的命’,到时候对您的诽谤就重了!再说您已经是王爷了,哪还用得着相士来捧?反而会招人猜忌。” 杨王听完,站起来拍着他的背说:“你说得对!” 不仅没怪他,还赏了他几百万铜钱,夸他做得好。
司帑的“护主逻辑”:好话是“糖衣炮弹”,今天捧得多高,明天摔得多惨
司帑不是心疼钱,是怕“相士的嘴没把门,今天的好话变明天的祸根”——相士为了多骗钱,以后可能会添油加醋,跟别人说“杨王画‘王’字时,天上有祥云”“我算过杨王能当更大的官”,这些话传到皇帝耳朵里,只会被当成“杨王有野心”,到时候杨王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才是真的害了主子。
当代案例:公关经理压下“领军者”宣传,帮CEO避“捧杀”坑
某科技公司CEO参加行业论坛,被媒体夸“下一个行业领军者,三年内能超越头部企业”,记者还想做个专题报道,把这句话当标题。
公关经理赶紧拦下来,不仅没让报道发,还跟CEO解释:“现在说您是‘领军者’,要是咱们明年业绩没达标,对手会拿这话嘲讽‘吹出来的领军者’;要是有人再编‘CEO说要垄断行业’,监管部门说不定还会查咱们。您现在要的是踏实做产品,不是虚名——等咱们真成了领军者,不用宣传,大家也会认。”
后来对手果然想找CEO的“狂言”当把柄,翻遍报道没找到,只能不了了之。CEO后来夸公关经理:“幸好你拦着,不然我现在就得被架在火上烤。” 这和司帑“怼相士”的逻辑一样:下属护主子,不是“主子说啥都照做”,是要拦着“看似好听、实则招祸”的事,比盲目听话管用一百倍。
三、核心启示:不管是当领导还是做下属,都得避开“虚荣引祸”的坑
赵凤和司帑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不贪虚、看得远”——别被“算得准”“夸得好”迷了眼,眼前的面子、虚荣,可能藏着灭族、招谤的大坑,记住这两点,能少踩很多雷:
1.领导别贪“迷信/虚荣”:遇到“大师、好话”,先想“会不会引麻烦”
唐主没召相士,避开了“小人围堵、乱说话”的祸;公司老板没请风水大师,避开了“员工迷信、业务混乱”的坑。当领导的,越有人捧、越信“玄乎的东西”,越要冷静——问自己“这东西能帮我解决正经事吗?会不会引来后续麻烦?”,别被虚的带偏。
2.下属别盲目“听话”:遇到“主子要踩坑”,得敢拦、会拦
司帑没按杨王的意思给钱,反而护了主子的名声;公关经理没按媒体的意思宣传,帮CEO避了捧杀。做下属的,不是“主子说啥都照办”,是要“帮主子看长远”——发现主子要做“看似对、实则坑”的事,别怂,找合理的理由拦住,这才是真的护主,比“唯命是从”强太多。
【原文】赵凤 杨王司帑
初,晋阳相者周玄豹,尝言唐主贵不可言。至是唐主欲召诣阙。赵凤曰:“玄豹言已验,若置之京师,则轻躁狂险之人必辐凑其门。自古术士妄言致人族灭者多矣!”乃就除光禄卿致仕。
杨王沂中闲居,郊行,遇一相押字者,杨以所执杖书地上作一画。相者再拜曰:“阁下何为微行至此?宜自爱重。”王谔然,诘其所以。相者曰:“土上一画,乃‘王’字也。”王笑,批缗钱五百万,仍用常所押字,命相者翌日诣司帑。司帑持券熟视曰:“汝何人,乃敢作我王伪押来赚物!吾当执汝诣有司问罪!”相者具言本末,至声屈,冀动王听。王之司谒与司帑打合五千缗与之,相者大恸,痛骂司帑而去。异日乘间白杨,杨怪问其故,对曰:“他今日说是王者,来日又胡说增添,则王之谤厚矣!且恩王已开王社,何所复用相?”王起,抚其背曰:“尔说得是。”即以予相者几百万旌之。边批:赏得是。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