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小王按 “报价、资质、过往业绩” 综合评分,选了最靠谱的分包商,项目不仅按时完工,还因为 “质量好” 被业主表扬;小王也因为 “项目管理出色”,被公司评为 “年度优秀主管”。要是小王当时贪了红包,不仅可能因为分包商干不好而担责,还会丢了 “公平” 的口碑,以后没人愿意跟他合作 —— 这和公孙仪 “拒鱼保位” 的逻辑一样:短期利益再诱人,也不如 “保住自己的能力口碑、职位根本” 重要。
三、反面案例:贪 “鱼” 丢 “本”,短期爽完长期惨
和公孙仪相反,很多人因为贪 “短期利益”,最后丢了 “根本”,比公孙仪说的 “免相无鱼” 还惨:
某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主管小张,负责 “用户增长” 项目,有个推广公司跟他说:“只要你把推广预算给我们,我们给你 10% 的返点,还能帮你‘刷虚假用户数据’,让你 KPI 达标。” 小张觉得 “既能拿返点,又能完成 KPI”,就答应了。结果三个月后,公司发现 “用户数据全是假的,真实用户没增长,还浪费了 50 万推广费”,小张不仅被开除,还因为 “涉嫌利益输送”,被行业内多家公司拉黑,找工作都成了难题 —— 这就是 “贪鱼丢本” 的现代版:为了短期利益,丢了工作、毁了行业名声,以后连 “靠俸禄买鱼” 的机会都没了。
四、核心启示:职场避坑,记住公孙仪的 2 个 “不犯傻”
公孙仪的智慧,说到底是 “算大账,不算小账”—— 别被眼前的小利益迷惑,要盯着 “自己的根本(职位、能力、口碑)”,记住这两点,能少踩 90% 的利益陷阱:
不犯 “贪小利忘根本” 的傻:遇到 “回扣、好处、利益输送”,先想 “我要付出什么代价?会不会丢工作、毁名声?” 公孙仪算过 “收鱼→枉法→免相→无鱼” 的账,所以拒鱼;你也要算 “收好处→担风险→丢职位 / 名声→没收入” 的账,别觉得 “没人发现”,纸终究包不住火。
不犯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的傻:别人给的好处是 “暂时的”,自己的能力、职位、口碑是 “长久的”。公孙仪靠 “宰相俸禄” 能一直买鱼,你靠 “专业能力、合规做事” 能一直保住工作、升职加薪,这比靠别人给的好处稳多了。别把自己的前途,赌在 “别人会不会一直给好处” 上,要赌在 “自己能不能一直有本事” 上。
【原文】公孙仪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边批:见得透。夫既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虽嗜鱼其谁给之?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