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代“吴育式治理”案例:不复杂、不硬刚,问题反而轻松解决
不管是社区管理、职场沟通,还是处理谣言,像吴正肃公一样“抓本质、稳情绪”的人,总能用小成本解决问题;而那些“搞复杂套路、动不动硬刚”的,往往越搞越乱。
案例1:社区治“老人乱堆杂物”,简化劝导比硬清管用
某老社区的楼道里,老人们总爱堆纸箱、旧家具,不仅占地方,还有消防隐患。物业一开始想“硬清”:贴公告说“3天内不搬走就统一清理”,结果老人们集体抗议:“这些都是有用的东西,凭啥扔?”
后来新社区主任学吴育“简化套路”:
1. 不搞“限期清退”,而是让志愿者挨家挨户聊:“阿姨,您这纸箱堆楼道里,万一着火了,咱们跑都跑不快;要是您舍不得扔,我们帮您联系废品站,还能换点钱。”
2. 在社区门口设“旧物回收点”,每周来一次,方便老人卖废品、捐旧家具。
没半个月,楼道里的杂物全没了——老人们不是“故意乱堆”,是“怕麻烦、舍不得扔”,简化劝导方式,给个方便的出路,比硬清管用多了。
案例2:公司处理“员工造谣‘要裁员’”,查真相比硬压管用
某教育公司因为“双减政策”,有员工私下传“公司要裁掉一半人”,谣言越传越凶,甚至有人开始偷偷投简历。HR建议“发公告辟谣,再抓几个‘传谣的’警告”,CEO却没同意。
他做了两件事:
1. 先查真相:让部门经理统计“各部门的人员需求”,发现公司只是“优化课程,不会裁员,还要招2个新媒体运营”;
2. 再稳情绪:开全员大会,把“不裁员、要扩招”的消息说清楚,还当场宣布“下个月起,给大家加‘抗风险补贴’”。
谣言很快就没了,员工也没人再投简历——要是CEO当时硬压,发公告说“传谣者严惩”,反而会让员工觉得“公司在掩盖什么,谣言可能是真的”,恐慌只会更严重。
三、反面案例:搞复杂、爱硬刚,反而把小事搞大
很多人处理问题时,总想着“要显得重视,就得搞复杂、用硬手段”,结果反而翻车:比如某小区搞“停车管理”,本来只是“车位不够”,物业却搞了“摇号+收费+蓝牙识别”,还雇了保安24小时盯梢,业主觉得“太麻烦、不人性化”,反而集体拒交停车费;还有某公司处理“员工上班吃零食”,不先跟员工沟通,直接贴公告“吃零食罚款50元”,结果员工反而在茶水间偷偷吃,还故意把包装扔在角落,增加保洁负担——这就是“偏离本质”的坑:没搞懂大家的真实诉求(业主要方便停车,员工要放松),反而用复杂规则、强硬手段,只会激化矛盾。
四、核心启示:不管治事还是管人,记住吴育的2个“不犯傻”
1.不犯“把简单事搞复杂”的傻:制定规则、推进工作前,先想“大家配合起来麻烦吗?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比如社区搞治理,别搞一堆表格;公司搞制度,别加一堆流程——让人轻松配合,比“规则完美”更重要。
2.不犯“没查真相就硬刚”的傻:遇到可疑情况、谣言,别先“派兵、约谈、罚款”,先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误会?” 吴育没信诬告,才没逼出乱子;你没查真相就硬刚,很可能会冤枉无辜的人,还激化矛盾。
【原文】吴育
吴正肃公知蔡州。蔡故多盗,公按令为民立伍保,而简其法,民便安之,盗贼为息。京师有告妖贼聚确山者,上遣中贵人驰至蔡,以名捕者十人。使者欲得兵往取,公曰:“使者欲借兵立威耶,抑取妖人以还报也?”使者曰:“欲得妖人耳。”公曰:“吾在此,虽不敏,然聚千人于境内,安得不知?今以兵往,是趣其为乱也。此不过乡人相聚为佛事,以利钱财耳。手召之即可致。”乃馆使者,日与之饮酒,而密遣人召十人,皆至,送京师鞫实,告者以诬得罪。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