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敏中&王旦:“担大事别慌神”,越“静”越能控局面
向敏中:藏诏“装如常”,借傩“悄擒乱”
宋真宗亲临澶渊时,给向敏中下了一道密诏,把西部边境的事务全交给他,允许他灵活处置。向敏中拿到密诏后就藏了起来,处理政务跟平时没两样。
恰逢当地举行驱邪仪式(大傩),有人报告说,禁军士兵想借着仪式作乱。向敏中悄悄指挥士兵穿上铠甲,埋伏在走廊下的帷幕里。
第二天,他把所有宾客僚属、军官都召集来,摆上酒席,还让大家观看仪式。他先让参与驱邪的人在中门外表演,之后再召他们到台阶前。等众人到位,向敏中一挥衣袖,埋伏的士兵立刻冲出来,把作乱的士兵全抓了——果然在他们身上搜出了短刀,当场就把这些人斩了。
处理完尸体,他让人用灰沙清扫庭院,接着像没发生过事一样,继续奏乐宴饮。
王旦:驰归“封消息”,守京“不声张”
王旦跟着真宗去了澶渊。真宗听说雍王突然得了急病,命令王旦火速赶回东京,临时主持留守事务。
王旦骑马赶到东京皇宫,直接进入宫内,还让人不许传播“自己回京主持事务”的消息。等真宗的仪仗队回到东京,王旦的子弟们都去郊外迎接,突然听到后面有侍卫开路的吆喝声,回头一看竟然是王旦,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根本没人知道他早就回来了。
冯梦龙点评:守西鄙的向敏中、守东京的王旦,两人稳局操作像提前约好一样!
当时寇准在澶渊,一边掷骰子喝酒,一边呼呼大睡,宋仁宗靠他稳住了前线人心。朝廷内外有这样的人坐镇,所以契丹才没造成大危害。遇到大事的时候,就需要这种“表面不动声色,暗中掌控一切”的镇定本事。
向敏中和王旦的智慧,在于“临事不外露”:向敏中藏密诏、装如常,借仪式悄无声息平乱;王旦回京不声张,避免消息扩散引发恐慌。很多时候,越是面对紧急或重大的事,越不能慌着“表态度、搞动作”,保持镇定、暗中布局,才能稳住人心、掌控大局。
【管理智慧】
一、向敏中的“边镇静镇逻辑”:不慌、暗布局、不扰局,比硬刚更能控场面
向敏中“藏密诏、伏兵擒贼还继续宴饮”,核心不是“装淡定”,是算透了“边镇的死穴——一慌就乱,一乱就给敌人可乘之机”。西部边境本就离敌境近,要是他拿到密诏就咋咋呼呼,或者一听说“有人造反”就派兵戒严,只会让士兵慌、百姓怕,甚至可能引边境的敌人趁机来攻;而“藏诏如常+暗布伏兵+事后不扰宴”,既悄无声息平了叛乱,又没让局面失控,这才是“稳边”的关键。
放到现代场景(比如企业应对内部叛乱、大型活动突发意外、门店遭遇闹事),这个逻辑就是“遇到‘人多眼杂、敏感突发’的事,别慌着‘亮底牌、搞戒严’,先暗地布局,等解决了再假装没事——慌着折腾只会扩散恐慌,悄悄搞定才是真本事”。
当代案例:公司年会遇“员工闹薪”,老板暗布控场,解决后继续宴
某互联网公司年会,来了几百号员工和客户。中途有个被辞退的员工,带着几个不满的老员工冲进来,喊着“欠我们的奖金不发,今天就不让你们好好开年会”,现场瞬间安静,客户都看愣了。
CEO没慌,反而笑着说“这位兄弟有话好好说,别影响大家吃饭,来,先坐下来喝杯酒,咱们聊聊”——同时给旁边的安保主管递了个眼神(之前早怕有人闹场,安排了4个安保在会场外待命)。
老员工刚坐下,安保就悄悄围过来,CEO接着说“奖金的事,财务上周就把名单报给我了,因为系统问题延迟了,明天一上班就发,要是不信,我现在让财务把明细给你看”。那几个老员工一听“奖金能发”,又看到安保在旁边,没再闹,乖乖走了。
CEO转身跟大家说“一点小误会,咱们继续吃、继续玩”,年会接着进行,客户都夸“你们老板真稳”。要是当时CEO慌着喊“保安把他们赶出去”,反而会让员工觉得“公司理亏”,客户也会觉得“公司管理乱”,场面只会更糟——这就是向敏中“暗布局、不扰局”的现代版。
二、王旦的“京城静镇逻辑”:秘敏感、不扩散、低调度,比声张更能稳人心
王旦“不让传雍王生病、悄悄回东京”,核心是怕“敏感消息扩散引发恐慌”。京城是都城,皇族生病本就容易被人添油加醋传成“雍王快不行了”“朝廷要变天”,一旦百姓慌了,可能会有人趁机囤粮、甚至搞动乱;而“秘而不宣+悄悄处理”,等于掐断了“恐慌的源头”,京城才能安安稳稳。
放到现代场景(比如企业应对高管健康问题、机构处理敏感变动、社区应对疑似风险事件),这个逻辑就是“遇到‘容易引发联想、扩散恐慌’的敏感事,别慌着‘发声明、搞通报’,先悄悄处理,等局面稳了再按需透露——声张只会给人‘借题发挥’的空间,低调处理才能稳住人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