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评注的“核心透悟”:透明的前提是“主人明”,不清明的人再锁门也没用
评注里冯梦龙说“主人明,不必关锁;主人暗,关锁何益?”——意思是“管理者自己清明、不想搞猫腻,根本不用靠‘锁门’防着;要是管理者自己想藏私心、搞暗箱,就算把门关死,也拦不住大家的怀疑,反而会更糟”。
就像有的公司,财务部门关着门做账,还美其名曰“保密”,结果员工还是会发现“报销总被卡、工资总延迟”,最后查出是财务经理挪用公款——这就是“主人暗,关锁何益”,锁门反而成了“藏猫腻的掩护”。而像韩愈这样“主人明”,知道“权力该晒在明处”,就算不锁门,也没人能搞猫腻,反而更得人心。
放到现代,就是“管理者想靠‘不透明’藏私心,根本藏不住;只有主动透明,才能证明自己没猫腻,赢得信任”。比如有的社区主任,主动把“社区补贴花在哪”公示出来,就算有人质疑,也能拿出证据解释;而有的主任藏着掖着,就算没乱花钱,也会被怀疑“有问题”。
三、反面案例:靠“锁门防人”,反而越防越糟
很多人处理“权力敏感岗位”时,总觉得“关着门、藏着流程才安全”,结果反而更糟:
- 某学校的招生办,以前关着门审核入学材料,家长们怕“没送礼不录取”,纷纷托关系找熟人,最后反而查出“招生办老师收礼”;要是一开始就公开审核标准、让家长能查进度,根本不会有“托关系”的事。
- 某公司的采购部门,以前关着门选供应商,员工怀疑“采购收了回扣,选的供应商质量差”,后来采购部公开“供应商筛选标准、报价对比表”,还让技术部门一起参与评估,员工再也没质疑过——靠锁门防人,只会让怀疑变多;靠透明示人,才能让信任变多。
四、核心启示:对付“神秘化权力”,记住韩愈的2个“不犯傻”
1.不犯“靠锁门防猫腻”的傻:别觉得“关着门、藏着流程,就能防人搞事”——锁门只会增加神秘感,反而给“搞猫腻”提供掩护;不如像韩愈一样“开门透明”,让行为晒在明处,猫腻自然藏不住。
2.不犯“怕透明露问题”的傻:要是自己没私心、流程没问题,根本不用怕透明;透明反而能证明“你没猫腻”,赢得大家的信任;要是怕透明,只会让人觉得“你心里有鬼”,反而更难服众。
【原文】韩愈
韩愈为吏部侍郎。有令史权势最重,旧常关锁,选人不能见。愈纵之,听其出入,曰:“人所以畏鬼者,以其不能见也;如可见,则人不畏之矣。”
评:主人明,不必关锁;主人暗,关锁何益?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