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求:“治乱象别硬堵”,抓“关键源头”比“强管行为”更高效
烈祖(徐知诰,后建立南唐)辅佐吴国时,各地战乱频繁,所以即使是普通的士兵,朝廷也一直比较迁就。但问题是,很多军官喜欢带着人去野外打猎,还在附近聚众饮酒,有时甚至骚扰百姓。
烈祖想按法律整治他们,可又正需要这些军官的武力支持,怕硬管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就想找个折中办法,于是问严求该怎么处理。
严求说:“不用麻烦去约束他们,很容易就能让这事绝迹。您下令让泰兴、海盐这些县,停止捕捉鹰和鹯(都是打猎常用的猛禽)就行,这样不用明令禁止,他们自然就不出去了。”
烈祖采纳了他的建议,才一个月左右,军官们就再也没有到乡村野外游荡、骚扰百姓的了。(这事记载于《南唐近事》)
不跟军官“正面掰扯”,专断“打猎刚需”,比直接禁绝高明太多!
要是直接下命令禁止军官打猎、聚饮,很可能会让军官们觉得“朝廷卸磨杀驴”,影响军心;可不管的话,百姓又会受骚扰。严求恰恰看透了“军官野外游荡的核心是打猎,打猎离不开鹰鹯”——断了猛禽这个“刚需物资”,打猎没法进行,骚扰百姓的事自然就没了。这种“不针对人、只针对事的源头”的操作,既没得罪军官,又解决了百姓的麻烦,还保住了军心,一举三得。
严求的智慧,在于看透“表面是军官骚扰百姓,本质是‘打猎’这个行为在驱动”:不盯着“军官该不该出门”的表象,而是找到“打猎需要鹰鹯”这个核心依赖,从源头切断供给。很多时候,面对反复出现的乱象,别只想着“禁止行为本身”,先找清楚驱动乱象的关键因素(比如资源、需求),从源头下手,反而能轻松根治问题,还避免引发新矛盾。
【管理智慧】
一、严求的“断根逻辑”:不搞“硬碰硬”,专戳“兴趣软肋”
严求不罚武将、不派官巡查,反而从“停采鹰鹯”下手,核心是算透了“武将扰民的本质——不是故意坏,是‘打猎瘾’上来了没节制”。要是烈祖直接下命令“不准打猎扰民”,武将们肯定会觉得“打赢了仗连这点爱好都不让有”,心里憋屈,说不定还会偷偷去;可断了“鹰鹯”这个“打猎刚需”,就等于抽走了他们爱好的“支撑点”——没鹰抓不到猎物,打猎变成“吃力不讨好”的事,再爱折腾的人也没兴趣了。
这就像“想让孩子少玩手机,不用天天骂,先把家里WiFi限速,再给买本有趣的漫画书”——不硬禁,而是“断诱因+给替代”,既不激化矛盾,还能从根上解决问题。放到现代场景(企业管摸鱼、社区止扰民、家庭改习惯),这个逻辑就是“遇到‘因爱好引发的麻烦’,别先想‘罚和禁’,先找‘爱好的支撑点’(比如鹰是打猎的支撑,WiFi是玩手机的支撑),断了支撑点,麻烦自然就没了”。
当代案例1:企业止“上班打手游”,不扣绩效,断WiFi+给替代,摸鱼党主动收手机
某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部,好几个人上班总偷偷组队打手游,代码写得慢不说,还总因为“谁坑了”在工位上吵,主管想管又怕“程序员闹情绪离职”。
HRBP学严求的招,没搞“抓包扣绩效”,反而做了两件事:
1.断诱因:找IT部门把公司WiFi对主流手游服务器做了“限速处理”——手机连公司WiFi打手游,卡得根本没法玩,用流量又费钱,没人愿意折腾;
2.给替代:在休息区放了桌游、Switch(只准午休时玩),还组织“每周桌游赛”,赢了给奶茶券。
结果不到两周,技术部没人上班打手游了——午休时大家都去玩桌游,上班时没WiFi卡手游,自然专心写代码。要是主管当时硬抓“上班打手游”,程序员肯定会觉得“公司管太严,没自由”,反而偷偷用流量玩,还可能找下家;这么一弄,既没伤和气,又解决了摸鱼问题。
当代案例2:社区止“广场打牌扰民”,不驱散,移场地+给便利,大爷大妈主动换地方
某老小区的中心广场,每天傍晚都有大爷大妈搬桌子打牌,打到半夜还吵,家住一楼的居民怨声载道,居委会想管又怕“得罪老人,被说‘不尊老’”。
居委会主任学严求的思路,没搞“晚上派保安驱散”,反而做了两件事:
1.断诱因:把广场上的石桌石凳都搬到了“社区活动中心门口”(离居民楼远,有顶能遮雨),广场上只留散步的长椅,没地方摆牌桌;
2.给便利:在活动中心里设了“老年棋牌室”,摆了4张桌子,配了热水、老花镜,还规定“晚上9点前必须散场”。
结果大爷大妈们全转移到棋牌室了——不用风吹日晒,还有热水喝,到点就散,一楼居民再也没抱怨过。要是当时硬驱散,大爷大妈可能会去路边树下打,不仅更危险,还会跟居委会结仇;这么一弄,既顺了老人的意,又解了居民的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