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没裁一个人,被调岗的员工不仅保住了工作,还学了新技能;物流部、质检部也补上了人手缺口,公司没花裁员赔偿,团队士气还更高了。要是当时硬裁员,15个家庭要受影响,其他员工也会觉得“公司没人情味”,以后没人敢好好干活——马默的“转移安置”,本质就是“不把员工当‘多余的负担’,规则也能灵活用”。
二、对比“硬执行的坑”:马默的“软优化”,避开了“缺德还留后患”
要是马默像李庆那样“硬杀超员犯人”,或者像某些官员那样“不管超员,硬让岛上挤着”,只会踩两个大坑:
1.硬杀:会让朝廷落个“滥杀无辜”的骂名,犯人家人可能会闹事,甚至有人逃跑造反,反而更难管;
2.硬挤:岛上粮食不够,犯人会抢粮、打架,最后还是会死人,还会让“沙门岛”变成“人间地狱”,没人再怕流放,制度反而失去威慑力。
现在很多地方也犯过“硬执行”的错:
-某社区按规定“只能放10个垃圾桶”,结果居民扔垃圾不方便,有人就把垃圾堆在路边,社区没找办法,反而派保安“见堆垃圾就罚钱”,最后居民跟保安吵起来,垃圾越堆越多;要是学马默,在小区门口加几个“临时垃圾点”,定期清运,既不违规定,又解决了问题。
-某学校按规定“每个班级只能有45人”,结果学区房孩子多,超了5人,学校没找办法,反而让这5个孩子“去别的学校借读”,家长们不乐意,天天去学校闹事;要是学马默,在班级里加两张桌子,再安排老师多辅导,等下学期有学生转学再调整,既没让孩子分流,又没违规定,家长也不会闹。
三、评注的“核心透悟”:马默的“善”,不是“破坏规则”,而是“让规则有温度”
评注里冯梦龙说马默“既活人命,又劝勿恶”,意思是他不仅救了犯人的命,还通过“转移老实人”传递了“好好改造就能有活路”的信号——犯人们知道“只要不犯错,就能被转移到登州,不用死”,自然会更守规矩,这比“靠杀人威慑”管用多了。
很多人觉得“规则就得硬邦邦,讲人情就会乱”,其实不是——马默没乱规则,只是让规则“不杀人”;救助站没乱规则,只是让规则“不冻死人”;企业没乱规则,只是让规则“不裁人”。真正的好规则,从来不是“把人逼死”,而是“让人有活路,还能守规矩”。
四、核心启示:遇到“规则卡死人”,记住马默的2个“不犯傻”
1.不犯“硬执行缺德”的傻:别一遇到“规则超了、资源不够”,就选“杀人、赶人、裁员”这种极端办法,先想“有没有能转移、安置的出口”——马默转移犯人,救助站分流流浪汉,企业调岗员工,都是“给人留活路,自己也少麻烦”;
2.不犯“硬破规则乱套”的傻:别为了“救人、保人”就直接违反规则(比如马默没说“取消沙门岛定额”),先想“怎么在规则框架内找灵活空间”——用“筛选条件”(挑老实人、靠谱员工)、“找接收方”(登州、其他部门),既守了规则,又办了好事,比硬破规则靠谱多了。
【原文】马默
宋制:沙门岛罪人有定额,官给粮者才三百人,溢额则粮不赡,且地狭难容。每溢额,则取其人投之海中。寨主李庆一任,至杀七百余人。马默知登州,痛其弊,更定配海岛法,建言:“朝廷既贷其生矣,即投之海中,非朝廷本意。今后溢额,乞选年深、自至配所不作过人,移登州。”神宗深然之,即诏可,着为定制。自是多全活者。默无子,梦东岳使者致上帝命,以移沙门岛罪人事,特赐男女各一。后果生男女二人。
评:既活人命,又劝勿恶,真乃菩萨心肠,圣贤遗风。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