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翁&尤翁:包容不是盲目忍,分清情况才避坑
夏翁是江阴的大户人家,有次坐船经过市桥,一个挑粪的人不小心把粪泼进了他的船里,还溅到了他衣服上——这人还是夏翁认识的。家里的仆人当场就火了,想上去揍他,夏翁却拦住说:“他这肯定是不小心的,要是知道是我,怎么会故意冒犯呢?”接着还好言好语把人打发走了。
等夏翁回到家,翻查债务账本时发现,那个泼粪的人居然欠了自己三十两银子,一直还不上,这次说不定是故意找茬想求死(逼夏翁动手,自己能有个了断)。夏翁二话不说,直接把对方的欠条撕了,免了这笔债。
尤翁:看透“找茬背后的猫腻”,用隐忍躲过祸事
长洲的尤翁开了家当铺,年底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出去一看,闹事的是邻居。当铺的掌柜上前告状:“这人之前拿衣服来当钱,现在空着手就想把衣服拿回去,还骂我们,哪有这种道理!”那邻居态度特别蛮横,一点不认错。
尤翁却慢悠悠地跟他说:“我知道你心思,不就是想拿件衣服过年嘛。这点小事,犯不着吵成这样。”说完就让人找出对方当初当的东西,里面有四五件衣物。尤翁指着一件棉衣说:“这衣服冬天御寒少不了,你拿着。”又指着一件道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穿。其他东西不是急用的,就先放我这儿吧。”
那人拿着两件衣服,没说话就走了。没想到当天晚上,这人居然死在了别人家,还牵扯出一场打了一年的官司。原来这人欠了好多债,早就服了毒,知道尤翁家有钱,本来想找茬讹一笔,没成,就转到别家去了(最后死在别家,没牵连到尤翁)。
有人问尤翁:“你怎么提前知道他的心思,还愿意忍下来呢?”尤翁说:“但凡有人没道理还故意找茬,背后肯定有依仗(要么有难言之隐,要么想碰瓷),一点小事不忍让,灾祸马上就会找上门。”(边批:这句话能用到很多大事情上)大家都特别佩服他的见识。
冯梦龙点评:不是所有“忍”都对,分清情况才是真智慧!
吕文懿公刚辞去宰相职位,回到老家,天下人都把他当标杆敬仰。有个同乡喝醉了骂他,吕文懿公让仆人别跟对方计较。过了一年,这人犯了死罪被关进监狱,吕文懿公才后悔说:“要是当时稍微跟他计较一下,把他送到官府治罪,小小的教训一下,就能让他记住不再犯。我当时只想着宽容,没想到反而纵容了他的恶习,把他推到了犯错的地步。”议论的人都觉得这是仁人的话。
有人觉得这事和夏翁、尤翁的做法相反,冯梦龙却说:“不是这样的。喝醉了骂人是恶习,本来就该教训一下让他改正;但像夏翁遇到的‘误泼粪’、尤翁遇到的‘借衣服过年’,都是超出常理的事(背后有隐情),也该用灵活的方式包容。智慧就像流动的水,怎么能只守着一种做法呢!”
夏翁和尤翁的智慧,不在于“忍”本身,而在于“能看透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夏翁知道对方是“求死式找茬”,所以用宽容救人;尤翁知道对方是“过年急着用衣服”,还识破了潜在的“碰瓷风险”,所以用退让避祸。而吕文懿公的遗憾,在于没分清“可纠正的恶习”和“需包容的隐情”,盲目忍让反而纵容了对方。
生活里遇到矛盾,别上来就硬碰硬,也别一味忍。先想想“对方为啥这么做”,是故意找茬、有难言之隐,还是只是误会,再决定是包容、提醒,还是反击,这样才不会要么吃亏,要么惹祸。
【管理智慧】
一、夏翁:担粪泼了船不发火,还免了对方的死债——看懂“找茬是求死”,宽容救了人也避了祸
当代案例:职场“同事交差漏百出”,没骂他反而帮,最后发现他在“藏难处”
公司的组长老陈,有次让同事小李做一份项目汇报PPT,结果小李交上来的PPT错漏一大堆:数据标错、图表放反,连客户名称都写错了。组里人都觉得“小李太敷衍,该骂”,老陈却没发火,反而让小李过来:“是不是最近有啥事儿?这PPT不像你平时的水平。”
小李憋了半天,才说“我妈住院了,这几天天天跑医院,没心思细改”。老陈听完没怪他,反而说:“你先去照顾阿姨,PPT我让其他人帮你改改, deadline往后延两天。” 后来小李妈出院后,他不仅主动加班补了工作,还成了组里最靠谱的人——要是老陈当时像僮仆那样“急眼骂他”,小李可能会破罐子破摔,甚至辞职,项目也得拖进度,反而得不偿失。
夏翁的智慧,放在职场就是“不盯着‘对方做错了啥’,多想想‘他为啥会做错’”——很多时候,找茬或犯错背后,藏着你没看到的难处,宽容一点,反而能化解矛盾,还能收获人心。
二、尤翁:当铺遇人找茬不较真,给件衣服就化解,还避开了“碰瓷命案”——看透“找茬是碰瓷”,软处理躲了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