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收到后特别尴尬,说“我就是吐槽一下,没想这么麻烦你,这打卡营我也没时间去啊”,后来闺蜜跟小丽聊天都不敢提自己的小烦恼了——怕小丽又“过度帮忙”。本来是好心,却因为“太懂、太急”,反而让朋友有了心理负担,疏远了关系。
二、评注透底:隰斯弥的“知微”,是“懂分寸”的更高境界
评注里冯梦龙说“又是隰斯弥一重知微处”,意思是隰斯弥的“聪明”,不是“能看穿别人”,而是“看穿后知道该怎么藏”——这比“单纯的知微”更厉害。
很多人以为“知微”就是“我能看透别人没说的”,然后急于表现,却忘了“看透别人的隐私/心思,本身就是一种冒犯”。比如:
-同事偷偷摸鱼,你看穿了却当众说“你刚才在刷视频吧”,同事会记恨你;
-领导私下跟你吐槽某个员工,你看穿了领导“想开掉他”,却到处传“领导要裁人了”,领导会收拾你;
-朋友藏着小秘密,你看穿了却追问“你是不是谈恋爱了”,朋友会觉得你多管闲事。
而隰斯弥的“知微”,是“我知道,但我不说、不做、不表现”——这才是真正的“懂分寸”:知道什么该看,什么该装没看见;知道什么该懂,什么该装不懂。
三、核心启示:想不做“过度解读侠”,记住这2个“不犯傻”
1.别把“别人的随口一提”当“行动指令”:领导的吐槽、客户的抱怨、朋友的情绪话,很多时候只是“宣泄”,不是“求解决”。先别急着“我来帮你”“我来改”,先观察——比如领导说“文件柜乱”,你可以说“下次整理文件时,我顺便理理”,而不是立马请假去弄;
2.别对“有权势/有心思的人”秀“我懂你”:面对领导、客户、比你强的人,“单纯一点”比“太聪明”更安全。他们没说的心思,就算你看透了,也别急于表现——比如田成子没说“树挡视线”,隰斯弥不砍树,反而让田成子觉得“他没注意到,不危险”,这才是自保的智慧。
说到底,隰斯弥的故事就是教我们:“懂”是本事,“懂了不装懂”是更大的本事。太急于表现自己的“洞察力”,反而会像“砍树的隰斯弥”,没讨到好,还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原文】隰斯弥
隰斯弥见田成子,田成子与登台四望,三面皆畅,南望,隰子家之树蔽之,田成子亦不言。隰子归,使人伐之,斧才数创,隰子止之。其相室曰:“何变之数也?”隰子曰:“谚云:‘知渊中之鱼者不祥。’田子将有事,事大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不伐树,未有罪也;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乃不伐也。”
评:又是隰斯弥一重知微处。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