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玮:听人劝要走心,提前准备才不慌
河西首领赵元昊反叛,皇帝询问边境防备情况,朝中大臣都答不上来。第二天,枢密院四位大臣全被罢免,王鬷被贬到虢州。翰林学士苏公仪和王鬷关系好,出城送他时,王鬷说:“我今天被贬,十年前就有人预言过了。”
苏公仪以为是术士算的,王鬷却摇头:“不是术士。十年前我任三司盐铁副使,去河北审查囚犯案情。当时曹玮(曹南院)从陕西贬官后,刚被起用为定州主帅。我到定州办完公事,曹玮说:‘你公务忙完该返程了,但希望你多留一天,我有话想跟你说。’我既欣赏他的才能,又好奇他要说什么,就留了下来。”
“第二天,曹玮设的宴席很简单,吃完后屏退左右,说:‘你满脸有掌权的骨相,未来不是当枢密大臣就是边境统帅,有人说你能当宰相,其实不行。不出十年,你肯定会在这里掌管枢密院,到时候西方边境一定会有战事,你得提前研究边境防备、储备人才,不然没法应对突发情况。’”
王鬷当时问:“边境的事只有您最清楚,能教教我吗?”曹玮说:“我在陕西时,河西的赵德明曾派人用马跟中原交易,嫌利润少就想杀了交易的人,没人能劝住。赵德明有个儿子,才十多岁,却一直劝谏:‘用战马资助邻国本就错了,现在还要因这事杀人,以后谁还肯为我们效力!’我听到这话就想:‘这孩子懂得收买人心,肯定有野心!’”
“听说这孩子常去集市,我想认识他,多次派人引诱都没成功,就让擅长画画的人偷偷画了他的样子。看到画像后,我断定这是个非凡人物,将来一定会成为边境祸患。算时间,他作乱时正好是你掌权的时候,你可得提前准备啊!”王鬷当时根本没当回事,直到现在才明白,当年画像上的孩子,就是赵元昊。
李贽点评:跟王鬷谈军事,就像跟假道学谈学问——耳朵听着,心里根本没往心里去,更何况后来他掌管军事时能用呢!直到丢了官才想起当初的话,天下像他这样的人太多了!
曹玮把边境隐患、应对办法说得明明白白,可王鬷只当耳旁风,十年后真遇到赵元昊反叛,一点准备都没有,最后被贬才追悔莫及。这就像很多人听劝时不用心,等吃了亏才想起“早知道当初听进去就好了”,却早已晚了。
曹玮的智慧,在于从“少年赵元昊的劝谏”看穿他的野心,还能精准预判“作乱时间”;而王鬷的教训,在于“听了关键提醒却不当回事”,最后面对危机毫无招架之力。
生活里听到别人的提醒,别忙着“不以为然”,尤其是涉及“长远风险”的建议;职场上遇到有经验的人给的忠告,更要记在心里、提前准备。不然等问题真来了,只会像王鬷一样,追悔莫及。
【管理智慧】
一、曹玮的“细节识坑术”:不看年纪看“心性”,小举动藏大野心
曹玮没靠“算命”,全凭两个“反常识细节”,提前十年锁定了赵元昊这个“定时炸弹”——放在现在,这就是“从小人物的小举动,看穿未来大隐患”的狠活:
1.十几岁的“反常清醒”:比爹懂“人心比利益重要”
赵元昊才十几岁,就敢拦着爹杀经办人,还说出“杀自己人没人敢卖命”的话——这根本不是普通小孩的见识,而是“懂笼络人心、有长远算计”的信号。就像现在公司里,刚毕业的实习生能说出“别光盯着短期业绩,得留住老员工”,这种“反常清醒”的人,要么是未来的骨干,要么(像赵元昊)是未来的“麻烦制造者”。
2.“拒不见客”的硬气:不轻易低头,藏着“不服管”的底色
曹玮作为定州主帅,派人请赵元昊见面,赵元昊却“几次都不来”——不是摆架子,是骨子里“不服宋朝官员”,早有“不臣服”的心思。就像现在合作方的年轻负责人,面对你这个“行业前辈”,不卑不亢还敢拒绝你的邀约,要么是有真本事,要么是早有“另起炉灶”的想法。
曹玮的厉害,就是把这两个细节串起来:“懂人心+不服管”的年轻人,手里再有权(未来继承首领位),早晚要搞事——还精准预判了“十年后王鬷掌权时爆发”,连时间线都算准了。
当代案例1:职场“实习生反常提建议,老员工没当回事,后来实习生成竞品骨干”
某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生小陆,刚入职就跟领导提:“咱们做的职场APP,别只推‘求职功能’,得加‘职场社交’,不然用户用完就走。” 老员工都觉得“一个实习生懂啥,先把求职做好再说”,领导也没采纳。
结果小陆实习期结束后,去了竞品公司,刚好负责“职场社交”模块——不到半年,竞品靠这个功能抢走了30%的用户,公司才想起小陆当初的建议。更绝的是,小陆还挖走了公司两个核心产品经理,领导这才拍大腿:“当初要是重视他的建议,哪怕留着他,也不会这么被动!”——曹玮“识赵元昊”的逻辑,在这也适用:别轻视“年轻人的反常远见”,可能藏着你看不懂的潜力(或威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