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案例2:商业“小客户老板提隐患,供应商没当回事,后来客户成行业对手”
朋友老周开了家包装厂,给一家刚起步的零食公司供货。零食公司老板小林才25岁,每次对账都跟老周说:“你们的包装交货太慢,还容易破,我要是做大了,肯定得找更靠谱的供应商。” 老周觉得“小林的公司规模小,离不开自己”,没当回事,还总拖延交货。
结果两年后,小林的零食公司靠网红产品爆火,成了行业小龙头——第一件事就是换包装供应商,还把老周“拖延、质量差”的事跟同行说,导致老周丢了好几个客户。老周后来跟人说:“早知道小林当年说的是真的,我当初就该改进服务,也不至于现在这样。”——这跟王鬷“没当回事曹玮的提醒”一样,把“小人物的隐患提醒”当废话,最后被反超才后悔。
二、王鬷的“致命疏忽”:把“远见预警”当“杞人忧天”,出事才拍大腿
王鬷当年为啥没听曹玮的?核心是犯了两个“普通人常踩的坑”:
1.“觉得时间远,没必要急”:曹玮说“十年后会出事”,王鬷觉得“十年太久,现在想这些没用”——就像现在有人说“十年后AI会取代你的工作”,你觉得“太远了,先混着再说”,结果真到那时候,连转型的时间都没有。
2.“觉得小人物翻不起大浪”:赵元昊当时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屁孩”,王鬷可能觉得“一个小孩能成啥气候”——就像现在看“刚起步的竞品”“没资历的年轻人”,觉得“他们威胁不到我”,结果对方悄悄壮大,最后把你挤垮。
等到赵元昊真的造反,王鬷作为枢密院大臣,却拿不出任何防备方案,最后被罢官,才想起曹玮的话——这就是“把预警当耳边风,出事才追悔莫及”的典型。
三、李贽点评扎心:“当时不听,事后才想”,天下人都这样
李贽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意思是“像王鬷这样的人,到处都是”——职场里,领导不听下属的风险提醒,等项目黄了才后悔;商业里,老板不听朋友的市场预警,等客户被抢才着急;生活里,你不听家人的健康提醒,等生病才开始养生。
这些人不是笨,是“短视”——只看得见眼前的“没事”,看不见未来的“大坑”;只觉得“小隐患无所谓”,忘了“小隐患会长大”。
四、核心启示:别把“曹玮式提醒”当废话,这3点要记牢
1.别轻视“年轻人/小人物”的反常举动:十几岁的赵元昊、实习生小陆、小老板小林,看似“没分量”,但他们的“反常清醒”“反常提醒”,可能藏着未来的大变化——要么是你的贵人,要么是你的对手,别一上来就否定。
2.“十年后的事”,现在就得准备:曹玮让王鬷“提前十年准备边备”,不是“瞎操心”,是“给缓冲时间”——就像你想十年后买房,现在就得开始攒钱、看政策;想十年后不被AI取代,现在就得学新技能,别等“时间到了”才手忙脚乱。
3.别人的“远见提醒”,先别急着反驳:遇到有人跟你说“未来可能有坑”,别第一时间说“不可能”“小题大做”,先琢磨“他为啥这么说”“有没有道理”——王鬷要是当年跟曹玮多问几句“怎么准备”,也不至于后来抓瞎。
【原文】曹玮
河西首领赵元昊反,上问边备,辅臣皆不能对。明日,枢密四人皆罢,王鬷谪虢州。翰林学士苏公仪与鬷善,出城见之。鬷谓公仪曰:“鬷之此行,前十年已有人言之。”公仪曰:“此术士也。”鬷曰:“非也。昔时为三司盐铁副使,疏决狱囚,至河北;是时曹南院自陕西谪官,初起为定帅。鬷至定,治事毕,玮谓鬷曰:‘公事已毕,自此当还,明日愿少留一日,欲有所言。’鬷既爱其雄材,又闻欲有所言,遂为之留。明日,具馔甚简俭,食罢,屏左右,曰:‘公满面权骨,不为枢辅即边帅,或谓公当作相,则不能也。不十年,必总枢于此,时西方当有警,公宜预讲边备,搜阅人材,不然无以应猝。’鬷曰:‘四境之事,唯公知之,何以见教?’曹曰:玮在陕西日,河西赵德明尝使以马易于中国,怒其息微,欲杀之,莫可谏止。德明有一子,年方十余岁,极谏不已:‘以战马资邻国已是失计,今更以资杀边人,则谁肯为我用者!’玮闻其言,私念之曰:‘此子欲用其人矣,是必有异志!’闻其常往来于市中,玮欲一识之,屡使人诱致之,不可得,乃使善画者图其貌,既至观之,真英物也!此子必为边患。计其时节,正在公秉政之日,公其勉之!’鬷是时殊未以为然,今知其所画,乃元昊也。”
李温陵曰:“对王鬷谈兵,如对假道学谈学也。对耳不相闻,况能用之于掌本兵之后乎!既失官矣,乃更思前语,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