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申屠蟠的“避祸操作”:不是“怂”,是“留余地”
有人觉得申屠蟠“躲起来当佣人”是“胆小”,其实他是懂“评注里说的‘留不尽可加之地’”——不把自己绑在“狂热的战车”上,不把姿态摆到“非激进不可”,才能在风险来的时候有退路。就像开车不把油门踩到底,遇到突发情况才能及时刹车;职场不把话说死,遇到变动才能有转圜空间。
当时范滂等人把“批评朝政”当成“唯一正确”,把自己架到“不骂就是怂”的位置,最后想退都退不了;而申屠蟠不站队、不表态,反而把自己“藏”起来,看似“没存在感”,实则是“把伸缩权握在自己手里”——这不是“逃避”,是“聪明的自保”。
当代案例:体制内“不跟风站队”,同事卷进派系斗争,他安稳升职
小梁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单位里有两派:一派跟着王主任,一派跟着李主任,两派天天明争暗斗,互相拆台,底下的人要么选边站,要么被排挤。有人劝小梁“赶紧站王主任这边,他马上要升了”,小梁却没跟风:平时只做好自己的事,两派吵架他不插嘴,两派喊他去“聚餐拉关系”他也找借口推了,把自己活成了“透明人”。
后来王主任因为“拉帮结派”被查,跟着他的几个同事全被牵连,要么被调走,要么被记过;李主任也因为“互相攻击”被批评,地位不稳。只有小梁因为“没站队、没掺和”,不仅没出事,还因为“工作踏实”被提拔成了科室副主任——这跟申屠蟠“隐居避祸”的逻辑一样:不把自己放进“非此即彼”的狂热派系里,留足余地,反而能在乱局里稳住。
三、评注扎心真相:凡事别做太满,留余地就是留退路
评注里冯梦龙说“物贵极征贱、贱极征贵”“居局内者常留不尽可加之地”,意思是:任何东西贵到极致就会变便宜,便宜到极致就会变贵,凡事都是这样;身处局中的人,别把事情做绝、把姿态摆满,留一点“还能调整”的空间,才能自己掌控进退——这是活下去的关键。
就像现在有人做生意,把所有钱都投进一个项目,没留备用金,结果项目失败就彻底垮了;有人职场里跟领导硬刚,把话说死“我就是对的,你别管”,结果领导记仇,以后再也不提拔他——这些都是“把事做太满”的坑。申屠蟠躲进山里,看似“退到了极致”,实则是为自己留了“全身而退”的余地。
四、核心启示:遇到“狂热浪潮”,记住申屠蟠的3个“冷静动作”
1.别被“集体狂欢”带节奏:不管是职场吐槽、行业怼监管,还是网上追热点,只要发现“所有人都在跟风,不跟风就被骂”,先停下来想想“这事儿会不会热到反噬”——申屠蟠没跟着太学生狂欢,就是因为想透了“狂热必遭反噬”;
2.不把自己架到“没退路”的位置:别为了“博眼球”“站队伍”,把话说死、把事做绝,比如别在群里骂公司骂得最狠,别在网上怼监管怼得最凶,留一点“我没掺和”的余地,风险来的时候才能抽身;
3.该“藏”的时候别硬撑:如果看出趋势不对,别觉得“躲起来是怂”,像申屠蟠那样“绝迹山林”,像小周那样“退群低调”,像老杨那样“合规经营”——有时候“藏”不是逃避,是为了“活下来”。
简单说,就是“狂热时别上头,满势时留余地”——申屠蟠在汉末的乱世里靠这招活了下来,现在我们遇到的“职场乱局”“行业波动”,用这招也能避不少坑。
【原文】申屠蟠
申屠蟠生于汉末,时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彗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砀山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或死或刑,唯蟠超然免于疑论。
评:物贵极征贱、贱极征贵,凡事皆然。至于极重而不可复加,则其势必反趋于轻。居局内者常留不尽可加之地,则伸缩在我,此持世之善术也。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