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别要“没根的恩惠”,被动接受的好处里藏着坑
列子(列御寇)家境贫寒,脸上总是带着饥饿的神色。有个宾客跟郑国的执政大夫子阳说:“列御寇是个有道行的人,在您管辖的国家里却过得这么穷,您难道是不喜欢贤才吗?” 子阳听了,就命令官员给列子送去几十担粟米。
列子出门接见使者,拜了两拜后拒绝接受粟米。使者离开后,列子回到屋里,他妻子看到他这副样子,拍着胸口叹气:“我听说有道行的人,妻子儿女都能过得安逸快乐。现在我们妻儿都快饿肚子了,大夫子阳特意派人来送粮食,您却不肯要,这难道不是命苦吗!”
列子笑着跟妻子解释:“子阳并不是自己了解我、认可我,只是因为别人的话才给我送粟米。他能因为别人的话就给我粮食,将来要是有人说我坏话,他也会因为别人的话来治我的罪。这就是我不接受的原因啊。” 后来郑国百姓果然发动叛乱,杀了子阳。
要知道,接受了别人的供养,却不在别人遇难时挺身而出,是不义;可要是为子阳这样的人殉难,就是为无道之人而死,这又是违背道义的。列子提前避开 “不义” 和 “逆道” 的两难,眼光多长远啊!
冯梦龙点评:公孙鞅看透 “无效警告”,与列子的 “风险预判” 异曲同工!
魏国丞相公叔痤病重快去世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商鞅)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把全国的政事都交给她;要是您不肯重用他,就一定要杀了他,别让他离开魏国。”(边批:说要杀公孙鞅,其实是为了让魏王更重视,真能重用他)魏王答应后就离开了。
公叔痤接着召来公孙鞅,道歉说:“我得先考虑君主再考虑臣子,所以先跟大王提了建议,现在再把情况告诉你,你赶紧逃吧!” 公孙鞅却淡定地说:“大王既然不听您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听您的话杀我呢?” 最后并没有逃走。公孙鞅这番话,跟列子拒绝粟米时的逻辑,简直是完美对照 —— 都能看透 “对方行为背后的本质,不被表面情况迷惑”。
列子的智慧,在于不被 “免费粟米” 诱惑,能看清 “这好处不是因为自己的价值,而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 这种 “被动恩惠” 最危险,今天能因别人的话给你好处,明天就能因别人的话给你灾祸。公孙鞅也一样,能看穿 “魏王连‘重用’都不肯,更不会真的‘下杀手’”,所以不盲目逃跑。
生活里遇到 “别人随口推荐的好处、没理由的恩惠”,别着急接;职场上碰到 “不是因为你能力,而是因为人情给的机会”,也别轻易要。记住:“没根的好处就像空中楼阁,早晚要塌,还可能砸到自己。”
【管理智慧】
一、列子的“拒粮智慧”:不沾“不明不白的好处”,好处背后可能是“大坑”
列子拒的不是“粮食”,是“靠别人一句话来的好处”——这种好处没根基,就像沙滩上的房子,今天能给你,明天就能因为同个理由收回去,甚至反咬你一口。就像现在有人“靠朋友推荐进了好公司,却没真本事”,后来朋友和老板闹掰,他也跟着被开除;有人“靠中间人介绍接了大订单,对方根本不认可他的实力”,中间人一倒,订单立马黄了——不明不白的好处,从来都是“糖衣炮弹”。
列子的厉害,是把“好处的来源”看得比“好处本身”重:对方是真了解你、认可你给的好处,才靠谱;要是靠第三方传话、跟风起哄给的好处,早晚要出事。
当代案例1:职场“靠同事推荐得器重,同事倒台自己被牵连”
小杨是个运营,靠同部门老张推荐,被老板看中做核心项目。小杨自己没多少经验,全靠老张帮衬。有次老张跟老板吵翻,跳槽走了,老板才发现小杨的项目方案全是老张写的——老板觉得“小杨是靠老张混进来的,不是真有本事”,没过多久就把小杨调去了边缘部门,连绩效都打了最低分。
小杨这就是没学列子:老板当初重视他,是“听老张说他行”,不是“自己看出他行”,老张一倒,他的“好处”也跟着没了。要是列子在,肯定不会接这种“靠别人撑着的机会”,要么自己练本事,要么干脆拒绝,省得最后翻车。
当代案例2:商业“靠中间人接订单,中间人出事合作黄了”
老周开了家设计公司,靠一个中间人介绍,接了个大客户的单子。客户一开始挺客气,后来中间人因为“吃差价”被客户发现,客户不仅把中间人拉黑,还觉得“老周也是靠中间人蒙混进来的,没真本事”,没等老周做完设计,就终止了合作,还扣了他一半定金。
老周后悔得不行:“当初要是没靠中间人,自己实打实跟客户谈,也不会落得这样。”这跟列子拒绝子阳的粮食一样:靠第三方来的合作,对方没真认可你,第三方一倒,你也得跟着栽——不明不白的好处,千万别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