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辛:别只看“当下风光”,提前攒“人情后路”才是真聪明
严嵩(分宜严相)在正月二十八过生日,当时亭州人刘巨塘担任宜春县令,入朝觐见时,跟着众人去给严嵩祝寿。祝寿结束后,严嵩累了,他儿子严世蕃就让守门人把大门关上。刘巨塘没法出去,饿得不行。
这时候有个叫严辛的人,是严家管家务的得力仆人,他带着刘巨塘从小路绕到自己家里,留刘巨塘吃了顿饭。吃完饭,严辛说:“以后希望大人能多关照我。”刘巨塘纳闷:“你家主人现在正是权势鼎盛的时候,我能帮你做什么呢?”严辛却答:“太阳不会一直挂在正午(比喻权势不会永远兴盛),希望大人别忘了今天我托你的事!”
没几年,严嵩果然倒台,而刘巨塘正好担任袁州知府。这时候严辛因为贪污两万两银子被关在监狱里,刘巨塘想起当年严辛留他吃饭的话,就帮严辛减少了一些定罪的赃款数额,严辛最终才得以改判流放,保住了性命。
冯梦龙点评:严嵩父子的脑子还不如这个仆人,赵文华、鄢懋卿这些依附严家的官员,脑子也不如他,就算满朝的大官,见识也都比不上这个仆人!
严辛最厉害的地方,是没被严家“权势滔天”的表象迷惑——别人都觉得“跟着严家能一直风光”,他却早早想到“严家早晚要倒”,所以主动给可能“有用”的刘巨塘做人情。反观严嵩父子,还有那些巴结他们的官员,全被眼前的富贵冲昏了头,最后要么倒台抄家,要么跟着遭殃,连个后路都没留。
严辛的智慧,在于懂得“权势是暂时的,人情是长远的”:他没把宝全押在严家身上,反而在严家鼎盛时,悄悄给未来可能帮上忙的人(刘巨塘)留好感,最后果然靠这份人情救了自己。
生活里别只盯着“现在能靠上谁”,也多留意身边“暂时普通但有潜力”的人;职场上别只巴结“当前掌权的领导”,也对同事多些善意。说不定哪天,你当年不经意帮过的人,就能在你落难时拉一把。
【管理智慧】
一、严辛的“清醒逻辑”:不赌“主子永远红”,提前给自个儿埋“人脉伏笔”
严辛的厉害,不是会拍马、会管账,是懂“盛极必衰”的铁律——严嵩当时是“顶流权臣”,谁见了都得点头哈腰,但严辛没跟着飘,反而在主子最红的时候,偷偷帮刘巨塘这种“小官”,其实是在给自己留后路:今天我帮你,不是图你现在有用,是怕将来我主子倒了,你能帮我一把。
这就像现在公司里的“老员工”:老板当红时,不跟着欺负新人、不狂踩小合作方,反而悄悄帮衬——不是傻,是知道“老板不会永远掌权,新人可能将来上位,小合作方或许哪天能救公司”。很多人栽跟头,就是把“主子的风光”当成“自己的铁饭碗”,没想着“万一主子倒了,自己咋办”。
当代案例1:职场“清醒老员工”帮实习生,老板倒台后实习生救他
公司的张主管,是老板的得力助手,老板鼎盛时,公司里没人敢惹张主管。但张主管从不摆架子,还总帮新来的实习生小李:小李做方案没经验,张主管偷偷教他;小李被其他同事排挤,张主管帮他解围。有人笑张主管“掉价”,张主管只说“都是打工人,互相帮衬”。
后来老板因为“违规融资”被查,公司散伙,张主管找工作找了俩月没着落。巧的是,小李这时候已经跳槽到一家大厂当部门经理,知道张主管的困境后,立马内推张主管进自己部门,还帮他争取到了“资深专员”的岗位——张主管这波操作,跟严辛帮刘巨塘一模一样:不赌“老板永远红”,提前帮人埋人脉,将来自己落难时,真有人搭把手。
当代案例2:商业“聪明供应商”帮小客户,自己遇困时客户反救
王哥开了家建材供应商,合作的客户里有个刚起步的装修小老板小张。当时王哥的主要客户都是“大公司”,小张这种小客户,订单量连零头都不到。但王哥没怠慢:小张资金紧张,王哥给了3个月账期;小张不懂建材选型,王哥亲自去工地帮他选;甚至小张被大供应商坑了,王哥还帮他维权。
后来王哥的公司遇到危机——上游厂家断货,大客户又催得紧,眼看要倒闭。小张这时候已经把装修公司做大,知道后立马帮王哥介绍了新的上游厂家,还提前打了50万货款给王哥,帮王哥渡过难关。王哥后来跟人说:“当年帮小张,没想着要啥回报,就是觉得‘谁还没个难的时候’,没想到最后救了自己。”这就是严辛的智慧:别嫌“对方现在没用”,帮人就是帮自己,人脉伏笔早埋早好。
二、严嵩父子的“致命短视”:把“顶流风光”当“永久饭票”,连管家都不如
严嵩父子当时觉得“自己永远红”,严世蕃甚至敢“关门怼小官”,根本没想着“将来可能倒台”;赵文华、鄢懋卿这些下属,也只想着“跟着严老板捞钱”,没半点危机意识。他们的短视,对比严辛的清醒,简直像“小学生”——把“平台的风光”当成“自己的本事”,把“一时的红”当成“永远的稳”,最后主子倒了,自己也跟着摔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