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案例2:王总的儿子“特殊化”坑爹,团队流失一半人
某科技公司的王总,让刚毕业的儿子小王进了自己公司的技术部,还跟技术总监打招呼:“我儿子刚学编程,你多照顾,别让他加班,项目也别给太重的活。”
结果小王在团队里彻底“摆烂”:天天迟到不打卡,分给的任务总推给同事,还跟别人说“我爹是王总,你们都得听我的”。技术总监敢怒不敢言,团队里的老员工却受不了——“凭啥他不干活还拿一样的工资?”不到半年,技术部的5个核心员工全跳槽了,项目进度拖了3个月。
CEO知道后,找王总谈话:“你儿子再这么搞,团队就散了,要么让他走正常流程干活,要么让他离开公司。”王总没办法,只能让儿子辞职,自己也因为“管理不力”被降了半级——这就是姚崇儿子“走后门”的现代版:亲属搞特殊,不仅没占到便宜,还把长辈的职场路给坑了。
三、姚崇的“危机公关智慧”:坦诚比辩解管用,认账比甩锅安全
姚崇最厉害的,不是没犯错,而是犯错后的应对——他没像很多人那样“先否认”(“我儿子才不会托关系!”),也没“甩锅”(“都是魏知古忘恩负义,故意陷害我!”),反而先认账“可能是我儿子不懂事”,再表态“我会管”。
这种“坦诚”反而让皇帝放下戒心:你要是急着辩解,反而显得心里有鬼;你主动认账,还愿意负责,反而让人觉得“你靠谱、没藏私”。这放现在职场的“危机公关”里,就是最高级的操作——很多人遇到举报、质疑,第一反应是“怼回去”,结果越怼越乱;而聪明的人会“先认账、再解决”,反而能快速平息风波。
当代案例3:李总应对“亲属违规”举报,坦诚化解危机
某连锁超市的李总,最近被员工举报“他的弟弟在超市里拿东西不付钱,还要求收银员免单”。区域经理找李总谈话时,李总没辩解,反而说:“我弟弟确实来超市转过几次,可能觉得我是负责人,就没规矩了。我之前没注意,是我没管好家里人。”
然后他当场给弟弟打电话,严厉说:“你要是再在超市搞特殊,我就不让你来了,赶紧把之前没付钱的东西补上!”还让区域经理把补的钱记录下来,在员工大会上公开说:“我弟弟之前违规,我已经让他补了钱,以后不管是谁,都得按规矩来,包括我的家人,大家要是发现违规,随时举报我!”
员工们本来还觉得“领导会护短”,见李总这么坦诚,还主动整改,反而更信任他了,举报的事也没再发酵——这跟姚崇的应对一模一样:遇到亲属惹的麻烦,别甩锅、别辩解,坦诚认账+主动解决,比啥都管用。
四、核心启示:想避开“姚崇式坑”,记住3个职场生存铁律
不管是当领导、做管理,还是普通职场人,姚崇的故事都能给我们提个醒:
1.别轻视“你提拔的人”,位置变了,关系也得变
你带出来的下属升职后,别再摆“老领导”架子,要尊重他的权责——他现在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是你的“小弟”了。像姚崇那样轻视魏知古,只会让下属反感,最后给你“反杀”。
2.别让“亲属”搞特殊,职场规则面前,没人能例外
不管是你的子女、兄弟姐妹,别让他们在你负责的领域“走后门、搞特殊”——这不仅会让同事不满,还会给你留下“把柄”,像姚崇的儿子、王总的儿子那样,最后坑的都是自己。
3.遇到危机别慌,坦诚比辩解强,认账比甩锅稳
被举报、被质疑时,别第一时间怼回去、甩锅给别人——先想想“是不是真有问题”,如果有,就主动认账,再表态“会解决”。像姚崇、李总那样,坦诚反而能赢得信任,越辩解越容易陷进去。
简单说,姚崇的故事就是:职场里没有“永远的小弟”,没有“例外的规则”,只有“清醒的应对” ——别埋轻视的雷,别踩特殊的坑,遇到问题坦诚点,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原文】姚崇
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颇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崇二子并分曹洛邑,会知古至,恃其蒙恩,颇顾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上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乎?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两人分司东都矣。”其为人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