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遇复杂矛盾别慌,先抓本质;对强势者进言,要敢说更要会说
唐德宗贞元年间,张延赏在西川任职时,和东川节度使李叔明有矛盾。后来德宗逃难经过骆谷,赶上连阴雨,道路又险又滑,很多卫兵逃去投奔朱泚。李叔明的儿子李升等六人,担心有坏人谋害皇帝,就互相咬臂结盟,轮流牵着皇帝的马,一路护送到梁州。
等德宗回到长安,把李升六人都封为禁卫将军,特别宠信他们。张延赏知道李升常去郜国大长公主府——郜国大长公主是肃宗的女儿,嫁给了驸马萧升,女儿还是德宗太子的妃子——就偷偷把这事报告给德宗。德宗问李泌:“郜国公主都老了,李升还年轻,他俩怎么会有往来?”
李泌立刻说:“这背后肯定有人想动摇太子的地位!”(边批:一下说到要害)“是谁跟陛下说的这事?”德宗说:“你别问是谁,只要帮我查清楚就行。”李泌说:“肯定是张延赏。”德宗问:“你怎么知道?”李泌把张延赏和李叔明的矛盾一五一十说清楚,还补充道:“李升受陛下恩宠,掌管禁兵,张延赏是故意中伤他;而且郜国公主是太子萧妃的母亲,张延赏就是想借这事陷害太子啊!”德宗笑着说:“还真让你说中了!”
再劝德宗:别废亲儿立侄子,父子相疑必招祸
后来又有人告发郜国公主私生活混乱,还搞诅咒厌胜的把戏,德宗勃然大怒,把公主关在宫里,还严厉斥责太子。太子吓得请求和萧妃离婚。德宗召来李泌,把这事告诉他,还试探说:“舒王最近已经长大,又孝顺又仁厚。”
李泌一听就急了:“陛下只有这一个亲儿子,”(边批:直击要害)“怎么能想废了他立侄子呢?”德宗怒了:“你怎么敢挑拨我们父子关系!谁跟你说舒王是我侄子的?”李泌回答:“是陛下您自己说的啊。大历初年,陛下跟我说:‘今天多了几个儿子。’我问原因,您说‘昭靖太子的几个儿子,皇上让我当亲儿子养。’现在连自己亲生的儿子都怀疑,对侄子又能有多真心呢?舒王就算孝顺,从现在起,陛下要是真废了太子立他,以后也别指望他还能孝顺您了!”
德宗更火了:“你违抗我的意思,就不怕连累家族吗?”李泌说:“正因为我在乎家族,才不敢不说实话。要是怕陛下生气就顺着您,将来您后悔了,肯定会怪我:‘我让你当宰相,你不极力劝谏,才搞成这样!’到时候还会杀了我的儿子。我老了,剩下的日子不值钱;可要是冤枉杀了我的儿子,让侄子当继承人,我死后也没脸受他的祭祀啊!”(边批:说得痛切)说着就哭了起来。
德宗也跟着落泪,说:“事已至此,你让我怎么办?”李泌说:“这是大事,希望陛下慎重考虑。我之前总觉得陛下圣明,连海外蛮夷都该像敬重父亲一样敬重您,”(边批:放缓语气)“哪想到您连自己的儿子都怀疑呢?自古以来,父子互相猜忌的,没有不亡国败家的。陛下还记得当年在彭原,建宁王是因为什么被杀的吗?”(边批:看似缓和,实则更切中要害)
德宗说:“建宁王叔叔确实是冤枉的,都怪肃宗性子急,陷害他的人又太恶毒。”李泌说:“我当年就是因为建宁王的事辞官,发誓不再靠近天子身边。没想到现在又当您的宰相,还看到这些事。我在彭原时,受肃宗恩宠无人能比,却始终不敢说建宁王冤枉,直到临走时才说,肃宗当时也后悔得哭了。先帝代宗自从建宁王死后,一直活得提心吊胆,”(边批:引德宗代入自身)“我还曾给先帝读《黄台瓜辞》,就是怕再有人进谗言挑拨父子关系。”
德宗说:“这些我都知道。”脸色渐渐缓和,又问:“贞观、开元年间都换过太子,为什么没亡国呢?”李泌说:“当年李承乾(太宗太子)多次监管国事,依附他的人多,还私藏兵器,甚至和宰相侯君集谋划造反。事情败露后,太宗让他舅舅长孙无忌和几十位大臣审问,证据确凿后,才召集百官商议。当时还有人说:‘希望陛下还能做个慈父,让太子活到老。’太宗听了,把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一起废了。陛下既然知道肃宗性子急,建宁王是冤枉的,这已经是万幸了。希望陛下吸取教训,别重蹈覆辙,先冷静三天,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肯定会明白太子是无辜的。要是真有证据,就召来两三个懂道理的大臣,和我一起审问核实,然后像太宗那样依法处理;就算废了太子,也该立皇孙,这样百代之后,坐天下的还是您的子孙。至于开元年间,武惠妃诬陷太子李瑛兄弟,把他们杀了,天下人都觉得冤枉,这是该永远引以为戒的事,怎么能学呢?而且陛下之前还让太子在蓬莱池见我,我看他相貌温和,根本不是有野心的样子,顶多就是性子软了点。再说太子从贞元年间起,就住在少阳院,离您的寝殿很近,从没接触过外人、干预过外事,怎么会有谋反的心思呢?那些诬陷的人诡计多端,就算有像晋愍怀太子那样的亲笔反书、像太子李瑛那样私藏铠甲,都未必可信,更何况只是因为太子岳母有罪就牵连他呢?幸好陛下告诉我这事,我敢用全家性命担保,太子肯定不知道什么阴谋。要是换成杨素、许敬宗、李林甫那样的人,接到您这旨意,早就跑去帮舒王谋划‘定策之功’了!”(边批:用危言触动德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