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半天后,他“可怜巴巴”地跟告状人说:“没你的告状信,我没法查案,回去皇上肯定要治我的罪。要不你再重新写一份?就按你之前说的,一模一样写下来,咱们才能接着走。”
告状人没多想,觉得重写一份很简单,当场就写了新的。结果御史把新信和自己偷偷留着的“原件”(其实根本没丢,就是装样子)一对比,发现两份信里的关键细节对不上——毕竟是编的瞎话,重写时自己都记混了!
御史当天就带着两份对不上的信回京城,把事儿一五一十告诉李渊。李渊又惊又气,立刻下令把诬告的人杀了,李靖的谋反冤屈也彻底洗干净了。
【管理智慧】
这御史的厉害,在于“不硬刚,用对方的手拆对方的台”
换别人可能会去岐州翻遍李靖家找“谋反证据”,最后啥也找不到还可能被反咬;但这御史不这么干——他知道“诬告的瞎话经不住细究”,故意装丢信让对方重写,逼着对方自己露出马脚。不用找证人、不用查物证,就靠一份“重写信”,让谎言不攻自破,这才是高招。
一、核心逻辑:对付“无中生有诬告”,别硬查,要“设局让对方自露破绽”
御史能快速破案,核心是抓准了诬告者的两个弱点:
1.谎言是编的,没事实支撑:诬告者说李靖谋反全是瞎编,重写时很容易记混细节;
2.诬告者心虚,怕事黄:对方以为信真丢了,只想着赶紧补一份应付,没察觉是陷阱。
就像现在有人造谣你“干坏事”,你不用跟他吵,只要让他“把经过再详细说一遍”,他大概率会因为记不清编的内容,说漏嘴。
二、核心启示:遇“没证据的诬告/造谣”,别气急辩解,要让对方“自打脸”
这思路放现在也超实用,比如这些场景:
- 职场被栽赃:同事告你“偷懒”,你别跟领导急着辩,就说:“让他把我偷懒的具体时间、干了啥写下来,我拿工作记录对一对。”——对方编的内容肯定前后矛盾;
- 生活被造谣:有人说你“欠他钱”,你就说:“把借钱的时间、地点、金额写清楚,咱们去派出所对质。”——造谣的没这回事,要么写不出,要么漏洞百出;
- 网上被诋毁:有人说你“卖假货”,你发视频说:“把订单号、假货照片晒出来,晒不出来就道歉。”——对方没证据,只会越闹越没理。
简单说就是:“没证据的诬告,别跟对方拼嘴劲。设个小局让他‘把谎言写下来’或‘说详细点’,编的瞎话永远经不住第二次推敲。”
【原文】唐朝某御史
李靖为岐州刺史,或告其谋反,高祖命一御史案之。御史知其诬罔,边批:此御史恨失其名。请与告事者偕。行数驿,诈称失去原状,惊惧异常,鞭挞行典,乃祈求告事者别疏一状。比验,与原状不同,即日还以闻。高祖大惊,告事者伏诛。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