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被同事指控“泄露项目机密”,但对方只有“你接触过机密”这一个依据。可以指出“接触过不代表泄露”这一疑点,再提供“自己从未外传机密”的证据(如聊天记录、电脑操作日志),证明自己的清白。
- 应对“信息不全的事件判断”
比如看到一则“证据不足的新闻”,别急着下结论。先关注“是否有关键证据缺失”(如当事人未发声、缺乏物证),等更多信息披露、证据完整后,再理性判断真相,避免被片面信息误导。
简单说就是:“遇到看似‘证据确凿’的事件,别轻易相信表面结论。先盯着关键疑点不放,再想办法补齐证据链,只有疑点被解释、证据完整闭环,才能接近真相,避免被冤枉或误解。”
【原文】向敏中
向敏中在西京时,有僧暮过村求寄宿,主人不许,于是权寄宿主人外车厢。夜有盗自墙上扶一妇人囊衣而出,僧自念不为主人所纳,今主人家亡其妇人及财,明日必执我。因亡去。误堕眢井,则妇人已为盗所杀,先在井中矣。明日,主人踪迹得之,执诣县,僧自诬服:诱与俱亡,惧追者,因杀之投井中,暮夜不觉失足,亦坠;赃在井旁,不知何人取去。狱成言府,府皆平允,独敏中以赃不获致疑,乃引僧固问,得其实对。敏中密使吏出访,吏食村店,店妪闻自府中来,问曰:“僧之狱何如?”吏绐之曰:“昨已笞死矣。”妪曰:“今获贼何如?”曰:“已误决此狱,虽获贼亦不问也。”妪曰:“言之无伤矣,妇人者,乃村中少年某甲所杀也!”指示其舍,吏就舍中掩捕获之。案问具服,并得其赃,僧乃得出。
前代明察之官,其成事往往得吏力。吏出自公举,故多可用之才。今出钱纳吏,以吏为市耳,令访狱,便鬻狱矣;况官之心犹吏也,民安得不冤!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