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诸葛亮:识而不胆,过度顾虑束缚人才:他有识人的眼光,却没有用人的胆识,被“魏延可能谋反”的顾虑困住,连冒险一试的勇气都没有,最终让人才的价值打了折扣——有见识没魄力,再好的人才也没法发光。
这就像现在的企业管理,有的老板敢给有潜力的新人放权,哪怕对方有小缺点,最终能盘活整个团队;有的老板明明知道员工有能力,却因担心出错不敢委以重任,结果错失发展机会,本质上就是“魄力决定了用人的高度”。
二、核心启示:用人/合作,要“敢信任+抓核心”,别被细节困住
齐桓公、赵襄主的用人思路,放到现在职场管理、合作选人中,依然超实用:
- 职场管理:敢给人才“试错权”:遇到有能力但带点小缺点的员工,别因小失大,要抓住他的核心优势,大胆放权让他施展才华,别用过度的防备和约束浪费人才;
- 选拔人才:信任专业人的眼光:如果自己不擅长某一领域的选人,就依靠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推荐,不用事事亲力亲为考察,既节省时间成本,又能挖到真正靠谱的人才;
- 合作创业:抓核心价值,忽略小瑕疵:找合作伙伴时,重点看对方的核心能力(比如资源、技术、人品)是否匹配,别纠结于无关紧要的小习惯、小缺点,否则很难找到合适的伙伴。
简单说就是:“识人用人,别当‘完美主义杠精’。要抓核心价值,敢信任、敢放权,别被小细节、小顾虑绑住手脚,才能让人才发光,抓住发展机会。”
【原文】齐桓公
宁戚,卫人,饭牛车下,扣角而歌。齐桓公异之,将任以政。群臣曰:“卫去齐不远,可使人问之,果贤,用未晚也。”公曰:“问之,患其有小过,以小弃大,此世所以失天下士也!”乃举火而爵之上卿。
韩、范已知张、李二生有用之才,其不敢用者,直是无胆耳。孔明深知魏延之才,而又知其才之必不为人下,故未免虑之太深,防之太过,持之太严,宁使有余才,而不欲尽其用,其不听子午谷之计者,胆为识掩也。呜呼,胆盖难言之矣!魏以夏侯懋镇长安。丞相亮伐魏,魏延献策曰:“懋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懋闻延奄至,必弃城走,比东方相合,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危计,不用。
任登为中牟令,荐士于襄主曰瞻胥已,襄主以为中大夫。相室谏曰:“君其耳而未之目也?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襄子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此亦齐桓之智也。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